[发明专利]静压沉管扩底混凝土桩施工方法及其静力压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5308.0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齐庆国;王金坤;刘金脉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庆国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E02D5/30;E02D7/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雷秋芬 |
地址: | 300381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沉管扩底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及其 静力 压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基础工程技术中的混凝土桩施工方法及其施工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日益发展,对建筑基础工程尤其是基础桩基的施工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已知技术中,现有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通常采用重锤锤击、利用卷扬机连接的钢丝绳通过滑轮向下拉压护筒,用重锤锤击桩孔内填充砖、石料使之在桩孔底部形成扩大头,然后放置钢筋笼,浇灌混凝土,再提出护筒,即完成混凝土桩的施工。由于采用的是重锤锤击桩孔内填充料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产生很大的噪音和震动力,破坏桩体周围的土体结构,影响相邻建筑物体的安全和周边生态环境,且填充料形成的桩端扩大头不密实,尤其是在完桩后直接向上提出护筒,易产生断桩或缩颈等而影响施工;再是无桩位压桩力显示,也使得各桩位承载力各异,直接影响到成桩质量。受其构造所限,桩机施工不稳定通常还要加配重,也给使用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克服已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大大降低施工噪音和震动力、不用重锤捶击的静压沉管扩底混凝土桩施工方法;本发明还要提供这种施工方法所需的静力压桩机。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压沉管扩底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它利用静力压桩机,并按如下工序进行:
A、安装静力压桩机:将静力压桩机到设定位置就位后,先将锚固机构的锚杆锚入土层中打开锚刺,将静力压桩机定位固定好;
B、下护筒:操作静力压桩机的液压抱紧摆动升降机构将护筒压入地下至设计持力层(即设计标高),护筒内的静力液压锤同步跟进至设计持力层;
C、装填料:操作静力压桩机的卷扬机提起静力液压锤,向护筒内填入填充料;
D、压制桩底扩大体:将静力液压锤插入护筒,使静力液压锤的液压缸连座与护筒顶口锁紧连接,启动液压缸推动静力液压锤将填充料挤压出护筒底端口,重复装填料和挤压填充料,使之形成桩底扩大体,至静压力达到设定要求后停止,提出静力液压锤;
E、制桩:往桩孔内先安放钢筋笼后,再浇注混凝土成桩;或是按照设计要求,预制出钢筋混凝土桩,直接往桩孔内安放预制混凝土桩;
F、完成施工:用液压缸的静力液压锤顶住混凝土桩,操作液压抱紧摆动升降机构连接护筒,再由卷扬机钢丝绳连接的主杆连同液压抱紧摆动升降机构将护筒提起,即完成混凝土桩的施工。
上述静压沉管扩底混凝土桩的施工方法,在所述制桩工序中,预先预制出钢筋混凝土桩,直接往桩孔内安放预制混凝土桩。
一种静力压桩机,构成中设有机体、主杆、卷扬机、护筒、液压缸、静力液压锤、液压抱紧摆动升降机构和锚固机构;所述主杆的底部设有滑道框架,在滑道框架向内两侧设有液压抱紧摆动升降机构,向外两侧滑道上设有锚固机构;护筒装连于液压抱紧摆动升降机构的中心轴部,护筒的顶口部连接液压缸,液压缸上装设静力液压锤,液压缸由钢丝绳连接卷扬机,静力液压锤装于护筒的筒管内。
上述静力压桩机,所述液压抱紧摆动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联架、抱紧连箍、摆动液压缸、升降液压缸,液压缸联架连接于传动主杆滑道框架的滑道上,在液压缸联架上横向装有抱紧连箍和摆动液压缸,抱紧连箍连接抱紧液压缸,在液压缸联架的上部竖向装连升降液压缸,抱紧连箍配合连接护筒,摆动液压缸分别连接抱紧连箍和液压缸联架,升降液压缸的缸体联座连接于主杆的滑道框架、活塞杆连接液压缸联架。
上述静力压桩机,所述锚固机构由锚座和在其上装连的锚杆组成;所述锚座装连于主杆滑道框架的外滑道上,锚杆的下部杆体上装有可张合的锚刺,锚刺连接穿于锚杆杆管内的连杆。
上述静力压桩机,所述静力液压锤为平底圆柱锤头,连接它的锤杆即为液压缸活塞杆。
上述静力压桩机,增设智能数显仪,所述智能数显仪和静力液压锤、卷扬机和液压抱紧摆动升降机构间电连接,用以检测、显示和自动记录静力液压锤的压力,控制、显示和自动记录护筒抱紧升降机构抱紧、摆动或升降护筒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庆国,未经齐庆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