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夏与冬小麦间套作及半夏双覆盖栽培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5257.1 | 申请日: | 200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6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义;王玉庆;牛颜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忠义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C1/08;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801山西省太谷县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夏 冬小麦 套作 覆盖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夏的栽培方法,特别指半夏与冬小麦间套作的栽培方法,具 体为一种半夏与冬小麦间套作及半夏双覆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半夏为大宗常用中药材,对半夏进行人工种植,是实行产业化、规模化、 现代化基地建设,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保护野生半夏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又称麻芋头、三步跳、野芋 头,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块茎入药,为大宗常用中药 材。我国除西藏、内蒙古、新疆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半夏含淀粉53.2%, 挥发油约0.013%和少量脂肪。味辛,性温,有毒。经研究发现生半夏的毒性最 大,次为漂半夏,再次为生姜浸半夏和蒸半夏,白矾半夏的毒性最小。有燥湿 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可用于治疗痰多咳嗽、痰饮眩悸、风痰眩 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症,生用可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 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多用于燥湿化痰。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半夏的豆甾-4-烯-3 酮I、环阿尔廷醇II、5a,8a-桥二氧麦角甾-6,22-双烯-3-醇III等化学成分 对人体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A2784具有一定抑制作 用;半夏的稀醇或水浸出液对实验小鼠肝癌(HCA)、肉瘤S180等有一定抑制 作用;半夏多糖组份具有多形核白细胞(PMN)活性作用和抗癌作用;半夏各 炮制品总生物碱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而以 矾半夏抗K562肿瘤细胞生长作用最强。
半夏之名在我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始见于《礼记·月令》。半夏 入药首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处方用名为制半夏,距今已 有21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即载 有半夏秫米汤:半夏12克,秫米30克,水煎服。治失眠。半夏的使用相当广 泛,如“桂麝散”(消肿止痛)、“二陈汤”(燥湿化痰)、“半贝丸”(化痰 止咳)、“妙灵丹”(清热化痰)、“半夏泻心汤”(消痰止呕)、“竹叶石膏 汤”(降逆止呕)、“保和丸”(和脾胃)、“香橘丹”(理脾消食)、“小儿 至宝丹”(理脾和胃)、“枳实消痞丸”(消食化滞)、“七珍丹”(清热化滞) 等。
我国药用半夏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影响深远,至今张仲景《金匮要略》 所创用的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等以半夏为主药的方剂,仍为中医和日本汉 方医广泛使用。558个处方的微机分析结果表明半夏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位于 第22位。日本210个法定汉方中含半夏者46个,占22%,足以证明半夏在国 内外防治疾病和中医药市场上所处的重要地位。
半夏全国年需要量约390万公斤,而年收购量只有220万公斤,为紧俏商 品。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历史上半夏地道药材产地资源急剧下降,例如安徽 阜南、颖上两县的半夏收购量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均为5000公斤以上, 而1980年仅收购557公斤,1984年下降为216公斤。湖北、河南、江苏等省 半夏主产区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即使是收购量较高的四川省,1977年收购量达 到历史最高水平,为136.3万公斤,以后也年年下降,1980年为32.9万公斤, 1982年则为19.3万公斤。
半夏从50年代年销量100多万公斤上升至60年代的200多万公斤,产销 基本平衡。70年代上升到300多万公斤后,野生资源减少,而用量增大,供需 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90年代后半夏栽培品种陆续上市,天南星科 犁头尖属白苞犁头尖植物[Typhonium flageliflorme(Lodd.)Blume]的水半 夏也可用来代替旱半夏,供需矛盾暂时缓解。1991年规定水半夏不能代替旱半 夏后,旱半夏又趋紧缺。由于旱半夏资源减少,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大量伪品 半夏,如虎掌半夏、五叶半夏、银南星等混入市场,不能保证医用安全。
半夏为紧俏商品,长期市场供应不足,单靠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保护野生半夏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 野生变家种的试验,尽管已摸索出不少经验,但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寻求最 适宜种植条件等方面研究还很不深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忠义,未经杨忠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涂料用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水性涂料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张紧油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