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细胞免疫体外中药药敏实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5246.3 | 申请日: | 200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4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常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国良 |
主分类号: | G01N33/556 | 分类号: | G01N33/556;G01N33/15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6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细胞 免疫 体外 中药 实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进行药敏实验的方法,本发明首次利用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体外中药药敏实验。
背景技术
自1658年红细胞被发现后,一直认为其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红细胞的更多功能。1981年,美国生殖免疫学家Siegel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更新了人们对红细胞功能的认识。随着天然免疫研究的升温,1990年,Paccaud对红细胞膜补体受体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其簇状分布的结合位点。2004年郭峰提出“红细胞天然免疫主干道理论”,认为抗原进入血液中,首先被补体系统识别,抗原旁路激活补体黏附补体成份,然后绝大部分附有补体成份的抗原被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最终由红细胞递交给白细胞,引发白细胞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当今,红细胞免疫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桥梁与工具。
红细胞数目众多,其免疫功能是其他免疫细胞所无法替代的。红细胞免疫的基础是红细胞表面具有C3b受体(C3bR),红细胞膜上的C3bR具有免疫黏附、携带及清除循环液相中抗原异物的功能,尤其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是红细胞最主要的免疫功能。通过C3bR与C3b调理过的CIC结合,将其运送到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加以清除,防止CIC在体内沉积,从而避免血管或组织的损伤。而这种免疫能力主要取决于红细胞膜上的C3bR数量,因此,红细胞C3bR是衡量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主要指标,在运送和清除免疫复合物(IC)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现已建立的各种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多以红细胞表面的C3bR为基础设计,主要有红细胞C3bR花环及IC花环试验、红细胞SPA酵母混合花环试验、单克隆抗体Coombs试验、抗C3bR单克隆抗体法、ELISA、放射配体结合法、红细胞促吞噬作用测定法等。其中红细胞C3bR花环率和IC花环率可作为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指标,如二项指标都低下,判为原发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红细胞C3bR受到破坏和影响所致;如果红细胞C3bR花环率低,而IC花环率高,为继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由于CIC增加,红细胞黏附IC过多引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峰等人根据Siegel的红细胞免疫黏附试验原理,建立了简易的红细胞C3bR花环试验与红细胞IC花环试验(郭峰改良法)。该试验方法采用致敏和未致敏的酵母菌试剂作为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试剂,C3b致敏酵母菌试剂用于红细胞C3bR花环试验,未致敏酵母菌试剂用于红细胞IC花环试验。郭峰改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简单易行,检测结果可靠,成为了目前开展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检测的主要方法。
红细胞免疫是当今医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各国学者都在致力于探索并努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诊断,而对于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的运用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将有助于人类确诊和检测生理性、病理性疾病的起因、演化,并获取治疗效果的监测数据。
将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应用于体外中药药敏实验,并对其免疫学原理进行研究,目前尚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中医临床用药及治疗机理研究提供一种安全、简便、客观有效的体外药敏实验方法,以避免中药应用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本发明的红细胞免疫体外中药药敏实验方法是采用红细胞免疫酵母菌花环试验为基础,将中药药物作为干预因素,分别对加入中药的药物干预组、无干预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的实验对照组的红细胞免疫指标RBC-C3bRR进行检测,据检测结果确定该中药的敏感程度。如果该中药对红细胞RBC-C3bRR发生正向调节,表现为RBC-C3bRR升高,则判属为敏感有效药物;如果发生负向调节或不发生调节作用,为不敏感或无效药物。本发明的实验方法对中医辨证施治可起到体外以药测证的作用,将中医辨证施治客观指标化。
本发明的红细胞免疫体外中药药敏实验的具体方法为:
无干预的空白对照组:
1)、取动物肝素抗凝血,离心分离,提取血浆备用,将红细胞配制成1.25×107/mL的细胞悬液;
2)、将酵母菌配制成1.0×108/mL的酵母菌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国良,未经常国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