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4903.2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洪超;许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超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6;C04B22/14;C04B22/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30006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垃圾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采取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处理,粗略估算,到2020年,我国至少新产生建筑固体废弃物30亿吨,其中50%转化为再生绿色建材,将创造价值6000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发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战略已刻不容缓,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是解决建材资源短缺、土地占用、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在国内通常是采用填埋处理,如广州目前开设的多个建筑垃圾填埋场和准备在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龙归永兴村征地兴建的一个容量为1516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初步征地460亩,由政府出资,使用年限只有六年。又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经报道,天津市利用建筑垃圾堆山造境的方法,占地30万平方米耗资几千万人民币,既耗费了大量金钱又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对天津市的环境、生态以及市民的生存空间构成威胁。再如,中华建筑报曾报道了北京市建筑装修垃圾偷倒、乱倒和北京市每年要设置二、三十个消纳场来消纳建筑垃圾的情况,北京市建筑垃圾管理部门表示,现在的建筑垃圾的综合处理利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所以大多数建筑垃圾只是进行简单的填埋,可见,建筑垃圾对环境、生态、占用土地资源、资金和管理等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再如,香港建筑垃圾填料库如将军澳填料库的设计容量为1080万吨,现在存量已达到750万吨,屯门填料库设计容量为650万吨,现在存量已达到450万吨,香港政府已为建筑垃圾填料库库满为患担忧。综上所述,建筑垃圾的处理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其成本低廉,可使建筑垃圾再生变为建材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首先将建筑垃圾中的金属类、竹木类和塑料类垃圾分选出去,将剩余的混凝土、废砖、砂石、墙皮等建筑废弃物称为建筑垃圾,其处理步骤如下:
a、将建筑垃圾破碎成小于80目的原料,制作轻型墙体砖时破碎成200目的原料;
b、将上述建筑垃圾与氧化钙、硫化钠、水泥和生石灰混合搅拌均匀,它们的重量比含量如下:
建筑垃圾70-80%,氧化钙2-5%,硫化钠2-5%,
水泥10-15%,生石灰2-5%;
c、再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的10-12%的水混合搅拌为湿料;
d、将上述湿料加入成型机中,在常温下加压力0.588-1.96MPa成型;
e、脱模养护成各种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整个工艺流程无废水、废渣、废气排出,省去了免烧、免蒸的工艺,建筑垃圾的利用率达95%以上。经山西省技术监督局房建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制出的墙体砖和地砖性能指标高于国家同类产品的标准。建筑垃圾100%得到资源化利用,变为绿色环保建材,改变了把建筑垃圾露天堆放和填埋的状况,节约了土地,减少了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首先将建筑垃圾中的金属类、竹木类和塑料类垃圾分选出去,将剩余的混凝土、废砖、砂石、墙皮等建筑废弃物称为建筑垃圾,其处理步骤如下:将建筑垃圾制作轻型墙体砖时,破碎成200目的原料;将上述建筑垃圾与氧化钙、硫化钠、水泥和生石灰混合搅拌均匀,它们的重量比含量如下:
建筑垃圾70%,氧化钙5%,硫化钠5%,水泥15%,生石灰5%;再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的12%的水混合搅拌为湿料;将上述湿料加入成型机中,在常温下加压力1.2MPa成型;脱模养护成各种砖。
实施例2:首先将建筑垃圾中的金属类、竹木类和塑料类垃圾分选出去,将剩余的混凝土、废砖、砂石、墙皮等建筑废弃物称为建筑垃圾,其处理步骤如下:将建筑垃圾破碎成小于80目的原料,将上述建筑垃圾与氧化钙、硫化钠、水泥和生石灰混合搅拌均匀,它们的重量比含量如下:
建筑垃圾82%,氧化钙2%,硫化钠2%,水泥12%,生石灰2%;再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的12%的水混合搅拌为湿料;将上述湿料加入成型机中,在常温下加压力1.96MPa成型;脱模养护成各种砖。
实施例3:首先将建筑垃圾中的金属类、竹木类和塑料类垃圾分选出去,将剩余的混凝土、废砖、砂石、墙皮等建筑废弃物称为建筑垃圾,其处理步骤如下:将建筑垃圾破碎成小于80目的原料,将上述建筑垃圾与氧化钙、硫化钠、水泥和生石灰混合搅拌均匀,它们的重量比含量如下:
建筑垃圾80%,氧化钙3%,硫化钠4%,水泥10%,生石灰3%;再加入上述原料总重量的12%的水混合搅拌为湿料,将上述湿料加入成型机中,在常温下加压力0.588MPa成型;脱模养护成各种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超,未经洪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4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