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的介孔分子筛大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4676.3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丰;梁栋;于峰;马静红;王琰;杜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04 | 分类号: | C01B39/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建英 |
地址: | 030024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分子筛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中空的介孔分子筛大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分子筛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的介孔分子筛SBA-15大球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材料的实际应用与它存在的形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介孔分子筛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形貌合成(研究各种形体包括薄膜、纤维、微球、球块等的合成),尤其是用于浆态床催化反应或者色谱分离等时,需要使用一定尺寸的球形分子筛。SBA-15是一种很重要的介孔分子筛,它的水热稳定性较传统MCM系列较好,赵东元等人[D.Y.Zhao,J.Sun,Q.Z.Li,G.D.Stucky Chem.Mater.2000,12,275]已经开发出尺寸在数微米左右的纯硅SBA-15,牟中原等人[C.P.Kao,H.P.Lin,C.Y.Mou.J.Phys.Chem.Solids.2001,62,1555-1559]以P123为模板剂在强酸性条件下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了直径为1厘米的SBA-15大球。当前文献报道中尚无毫米级的SBA-15微球报道,而这一范围正是非常适合浆态床反应或色谱分离等应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中空的介孔分子筛大球及其制备方法的目的在于,合成出满足上述需要的新的介孔材料,提出一种中空的介孔分子筛SBA-15大球及其合成方法,拓广SBA-15在实际中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一种中空的介孔分子筛大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正硅酸丁酯为硅源,强酸性条件下,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引入乳化剂和离子强度调节剂,合成一种中空的介孔分子筛SBA-15大球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按下列顺序步骤进行:
I.在40-45℃下将三嵌段共聚物P123溶于盐酸溶液,补加乳化剂OP-10和氯化钾至溶解,并滴加正硅酸丁酯,形成油状微球悬浮液,然后升温到50-55℃,搅拌2.5-3小时,于35-40℃静置陈化22-26h,此时反应组分的质量配比为(0.9-1.2)P123∶(3.2-4.8)TBOS∶(0.10-0.30)乳化剂OP-10∶(0.2-0.5)KCl∶(1.4-2.1)HCl∶(20-30)H2O;
II.将上述悬浮液沉降,装入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于95℃-105℃下晶化46-48h,然后冷却、洗涤、抽滤,室温下干燥22-26h,将制得的样品于500-600℃焙烧5-6h,即得介孔SBA-15大球,其直径在0.1~2mm,并且球体内部充满了直径在1~3μm的空隙结构。
本发明一种中空的介孔分子筛大球及其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发明者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成功地以正硅酸丁酯代替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引入乳化剂、离子强度调节剂与P123模板剂协同作用,合成了一种新的直径在0.1~2mm的介孔分子筛SBA-15大球,球体内部充满了很多直径在1~3μm的空隙结构,该材料在吸附、催化和分离方面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四、附图说明
图1:所得介孔SBA-15大球的数码照片
图2:所得介孔SBA-15大球的扫描电镜照片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45℃将0.9g三嵌段共聚物P123溶于20ml 2mol/L盐酸溶液中,补加0.1ml乳化剂OP-10和0.2g氯化钾至溶解,滴加正硅酸丁酯,形成油状微球悬浮液,然后升温到55℃加速硅酸酯水解,继续搅拌3h,此时硅源已经组装成胶体粒子并沉降,在35℃下静置陈化26h,此时反应组分的质量配比为0.9P123∶3.2TBOS∶0.1乳化剂OP-10∶0.2KCl∶1.4HCl∶20H2O;
将已发生沉降的混合溶液装入100ml不锈钢反应釜(聚四氟乙烯内衬)中,于100℃中晶化48h,取出反应釜冷却、洗涤、抽滤,在室温下干燥26h;
将干燥后的样品于500℃焙烧6h,升温速率2k/min,即得到最终产品。
实施方式2
在45℃将1g三嵌段共聚物P123溶于20ml 2mol/L盐酸溶液中,补加0.3ml乳化剂OP-10和0.3g氯化钾至溶解,滴加正硅酸丁酯,形成油状微球悬浮,然后升温到55℃加速硅酸酯水解,继续搅拌3h,此时硅源已经组装成胶体粒子并沉降,在40℃下静置陈化24h,此时反应组分的质量配比为1P123∶4.8TBOS∶0.3乳化剂OP-10∶0.3KCl∶1.4HCl∶20H2O;
将已发生沉降的混合溶液装入100ml不锈钢反应釜(聚四氟乙烯内衬)中,于100℃中晶化46h,取出反应釜冷却、洗涤、抽滤,在室温下干燥2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4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