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4319.7 | 申请日: | 2008-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扬 |
| 主分类号: | B27N3/04 | 分类号: | B27N3/04;B27N1/00;B27N1/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继民 |
| 地址: | 300410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废物利用 造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资源紧缺形势日益加剧,而且,城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城市已经出现水资源危机。同时,森林减少带来了严重影响和危害1.产生气候异常,2.增加二氧化碳排放,3.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4.加剧水土侵蚀,5.减少水源涵养,加剧洪涝灾害。现森林的减少与木材使用量的增加正成为鲜明的对比,自然资源的匮乏,促使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也不断增加。而传统的造纸生产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还要消耗大量的水、电、化工原料,生产成本较高;造中、高档纸产品时,还要浪费大量竹、木资源,造纸后的污水排放造成了污染严重,治理困难;导致人类生态环境大面积被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干法造纸新方法,本造纸方法实现了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彻底解决传统造纸方法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节约水资源并降低其它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有效保护环境。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包括粉碎、热合、挤压、热压等工艺过程,原料粉碎后通过热熔或胶熔进行热压形成纸胎,再经烘干、压光或不压光制成纸,其特点是:制纸胎工艺步骤如下:
(1)将废旧的可溶性纤维粉碎或刀开,制成小颗粒或细小纤维作为原材料;
(2)将废旧的纸制纤维、木制纤维、草制纤维或苇制纤维粉碎或刀开,制成小颗粒或细小纤维作为原材料;
(3)将上述(1)与(2)的原材料混合,通过机械设备加热将可溶性纤维融化,融化后可溶性纤维与纸制纤维、木制纤维、草制纤维或苇制纤维融合在一起制成纸胎;
或将上述(1)与(2)的原材料混合,通过热熔涂布法或化学熔法熔解制成纸胎。
或将上述(2)的原材料混合,加入粘合剂,粘合成板材。
可溶性纤维与纸制纤维、木制纤维、草制纤维或苇制纤维原材料采用机械设备混合。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其特点是:机械设备加热采用电热蒸煮锅、熟化炉或电热循环蒸煮锅设备;
所述的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其特点是:可溶性纤维为编织袋、塑料袋或塑料制品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其特点是:可溶性纤维为家用电器外壳。
所述的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其特点是:家用电器外壳为冰箱、计算机或洗衣机外壳。
所述的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其特点是:纸制纤维为包装箱或废纸,木制纤维为木制材料。
所述的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其特点是:草制纤维、苇制纤维为农作物的麦杆、稻杆、高粮杆、棉花杆或草、芦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其特点是:原材料混合时添加粘合剂。
所述的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其特点是:粘合剂为动植物粘合剂或化学粘合剂或纤维素粘合剂。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将废旧资源进行二次利用,与现有传统制浆和造纸方法相比,彻底解决了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此方法可有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木材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及污水排放量,同时,该方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变废为宝,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一种节能环保废物利用干法造纸方法,包括粉碎、热合、挤压、热压等工艺过程,原料粉碎后通过热熔或胶熔进行热压形成纸胎,再经烘干、压光或不压光制成纸,其制纸胎工艺步骤如下:
(1)将废旧的电视机外壳可溶性纤维粉碎制成小颗粒原材料;
(2)将废旧的报纸纸制纤维刀开制成细小纤维作为原材料;
(3)将上述(1)100Kg与(2)400Kg的原材料按比例机械混合均匀,采用电热蒸煮锅加热将可溶性纤维融化,融化后可溶性纤维与纸制纤维融合在一起制成纸胎。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扬,未经杨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4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办卡业务的实现方法及异地业务支撑平台
- 下一篇:带垫空心螺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