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滴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4253.1 | 申请日: | 200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尚志武;金泳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G01F23/292;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457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滴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滴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点滴报警装置大部分采用重力原理,利用弹簧的伸缩来控制电路的开关,长时间的使用后,弹簧会变“松”,即弹性系数K变大,在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长度变化更大,可能造成报警的时间不准确。另外,由于输液瓶的重量不同也会影响报警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采用光学原理来探测点滴瓶中的药液是否即将耗尽,灵敏度高的点滴报警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点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开口的环形点滴瓶固定架,所述点滴瓶固定架开口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在点滴瓶固定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传感器固定座和LED灯固定座,传感器固定座上设置有传感器固定杆安装孔,传感器固定杆置于传感器固定杆安装孔中并通过螺栓与传感器固定座连接,LED灯固定座上设置有LED灯固定杆安装孔,LED灯固定杆置于LED灯固定杆安装孔中并通过螺栓与LED灯固定座连接;在LED灯固定杆与点滴瓶最低液面相应的位置固定有第一LED灯,在传感器固定杆上与第一LED灯相对的位置固定有第一传感器,在LED灯固定杆上第一LED灯下部固定有第二LED灯,在传感器固定杆上与第二LED灯相对的位置固定有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并联后,一端与时钟控制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比较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比较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三极管的栅极连接,三极管的漏极与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三极管的源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电源通过电源开关分别与第一LED灯、第二LED灯、时钟控制模块连接并形成供电回路,电源通过电源开关与报警器的电源端连接。
其中,第一LED灯与第二LED灯之间的距离为1cm,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1cm。所述三极管为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
本发明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点滴报警装置采用光学原理来探测点滴瓶中的药液是否即将耗尽,在药液即将耗尽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药液或停止输液,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灵敏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点滴报警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点滴报警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本发明点滴报警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包括带开口的环形点滴瓶固定架1,所述点滴瓶固定架开口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12,两连接块通过螺栓10连接。在点滴瓶固定架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传感器固定座5和LED灯固定座4,传感器固定座5上设置有传感器固定杆安装孔7,传感器固定杆3置于传感器固定杆安装孔7中并通过螺栓8与传感器固定座5连接。LED灯固定座4上设置有LED灯固定杆安装孔6,LED灯固定杆2置于LED灯固定杆安装孔6中并通过螺栓9与LED灯固定座4连接。在LED灯固定杆2上与点滴瓶最低液面相应的位置固定有第一LED灯13,在传感器固定杆3上与第一LED灯相对的位置固定有第一传感器15,在LED灯固定杆上第一LED灯下部固定有第二LED灯14,在传感器固定杆上与第二LED灯相对的位置固定有第二传感器16。其中,第一LED灯与第二LED灯之间的距离为1cm,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1cm。点滴报警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并联后,一端与报警控制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比较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比较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三极管的栅极G连接,三极管的漏极D与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三极管的源极S与电源负极连接,电源通过电源开关K分别与第一LED灯、第二LED灯、时钟控制模块连接并形成供电回路,电源通过电源开关K与报警器的电源端连接。其中,时钟控制模块负责发送时钟脉冲,驱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使得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的光强变化能有顺序地输入比较器进行比较。
将点滴瓶17放入环形点滴瓶固定架1的环形部分,拧紧连接两连接块的螺栓10将点滴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4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