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瓷片与现代陶瓷器具结合的工艺方法与产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53847.0 申请日: 2008-07-15
公开(公告)号: CN101328075A 公开(公告)日: 2008-12-24
发明(设计)人: 张连志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张连志
主分类号: C04B37/00 分类号: C04B3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050***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瓷片 现代 陶瓷 器具 结合 工艺 方法 产品
【说明书】:

(一)所属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古瓷片与现代陶瓷器具结合的工艺方法与产品。

(二)背景技术:

中国是瓷器的发祥地。对陶瓷器的收藏是众多国人的喜爱。收藏也 有“古玩”和“现玩”之别,区别在于它们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同。 古瓷赝品很多,往往会鱼目混珠,行家有时也会走眼。新瓷、现代瓷器虽 然有艺术水平高低之分,但无真伪之别,很少有赝品。古瓷对于工薪阶层 来说往往可望而不可及,而新瓷的价格相对低得多,能被一般收藏者所接 受,有可能升值。

新瓷中的精品是骨质瓷。骨质瓷是由当年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周游世 界时,把中国的瓷器带到了欧洲,之后,欧洲各国相继展开了仿制中国瓷 器的运动,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后,在制造成本极高的情况下英 国首先发明了骨质瓷这一新的瓷种。骨质瓷无论在原料使用和加工工艺上 都有别于其它瓷种。由于它采用了牛骨煅烧、熔块制备、仿型窑具、二次 烧成等多种特殊工艺,在熔烧温度差极窄(正负5度)的情况下制作而成, 和其它瓷种比较,具有瓷质细腻、声响如馨、花面秀丽、触感舒适、陈设 高雅等特点,曾长期成为英国皇家贵族的专用品。至今,世界上能生产骨 质瓷的国家仍然寥寥无几,年产量也极为有限。有幸使用骨质瓷产品仍被 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

在古瓷收藏热中,古瓷片的收藏已被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所看好, 人们总喜欢收藏价值较高的,同时也希望收藏价值前景看好的。所以怎样 评估瓷片的价值高低,是很多瓷片收藏者最关心的事情。一般来说,瓷片 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标本价值,二是艺术价值,三是经济价 值。而人们往往最关心最想知道的是第三个价值。但第三个价值又恰恰建 立在前两个价值的基础上,如没有前两个价值,则肯定不会有经济价值。 在古瓷片的收藏中,钧瓷片的收藏价值是人们由衷赞叹的,俗话说“腰缠 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 与汝、官、哥、定瓷并驾齐驱。钧窑又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 艺术成为诸窑之冠。它乳光莹润,似玉非玉胜于玉;它质地淳厚,开片声 似琴如铃;它色彩奇幻,意境幽远绝世无双……。

综上,如何将新瓷与古瓷有机地结合,使其更加提高艺术品位和价 值,这是陶瓷收藏爱好者应当研究的课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瓷片与现代陶瓷器具结合的工艺方法 与产品,它解决了新瓷与古瓷有机结合的方法,产生了用新瓷承载古瓷的 具有更厚重艺术价值的产品,是收藏界的新品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古瓷片与现代陶瓷器具结合的工艺方法,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新瓷器具;

(2)选择有价值的古瓷片并可精心打磨、造型;

(3)将处理后的古瓷片置于新瓷器具的适当位置固定结合制成。

上述步骤(1)中所说的新瓷器具可选瓷器或陶器。

上述所说的新瓷器具中的瓷器可选骨质瓷器具。

上述步骤(1)中所说的有价值的古瓷片可选古钧瓷片,尤其可选宋 朝钧瓷片。

上述步骤(2)中所说的古瓷片的打磨、造型是将古瓷片按图案、形 状进行修饰性打磨、造型,其造型可取方形、圆形或角形。

上述步骤(3)中所说的将古瓷片与新瓷器具的固定结合是依熔结、 粘合或镶嵌。

上述所说的结合古瓷片的骨质瓷的具体制作工艺如下:骨瓷由磷酸 钙作熔剂的“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组成;其中磷酸钙由兽骨经煅 烧后的骨灰中获得,在坯料中约占50%;坯体成型后,经1240~1280℃ 高温素烧,然后将古瓷片用熔剂与施釉后的素胎熔结在一起,再于 1080~1140度高温下进行釉烧,骨钧瓷经彩饰、烤烧得成品。

上述所说的一种古瓷片与现代陶瓷器具结合的工艺方法制得的产品, 其特征在于在新瓷器具外表面的一个位置上固定覆有古瓷片。

上述所说的新瓷器具外表面的一个位置上固定覆有的古瓷片,其造型 可取方形、圆形或角形。

上述所说的新瓷器具外表面的一个位置上固定覆有的古瓷片是依熔 结层、粘合层结合或镶嵌结合。

上述所说的新瓷器具外表面的一个位置上固定覆有的古瓷片的产品 是杯、碗、罐、碟、其它生活用品或工艺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张连志,未经天津市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张连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3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