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墙脖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2921.7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明;杨建国;李忠雨;翟树起;娄维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29/00;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混凝土结构 外墙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墙脖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在施工中由于工序之间要求和防水的要求,在进行地下基础底板的施工时,按现行规范要求采用如下方法:在基础底板的上表面留置300mm高的墙脖(图1),墙脖的上表面为水平施工缝,墙脖的设置采用吊模支模方法(图2),即由多层板、方木组成的模板通过脚手管支设在底板钢筋上方后,浇注混凝土,使地下基础底板和墙脖一次成型。
按现有技术留置墙脖的方法,由于模板在外墙内侧需要用脚手管进行支撑,模板和脚手管占据一定的空间,使基础底板的上表面通过机械或手工抹平压光操作时,墙脖的墙根部无法抹平,无法做到随浇筑随抹一次成活的工艺要求。由于近年来对混凝土墙面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要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所以对其观感平整度要求十分高,特别是对大型地下室的地面、墙面要求一次成型,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且地面平整度不大于2mm精度标准。按规范要求的现有支模工艺很难达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墙脖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墙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垫层上设置基础钢筋、墙体外侧钢筋和墙体内侧钢筋,在墙体外侧钢筋以外用吊模支模的方法设置由多层板、方木组成的第一外模板;
(2)将由多层板、方木组成的第一内模板设置在墙体内侧钢筋以内,并与墙体内侧钢筋固定连接,在外侧钢筋和墙体内侧钢筋之间设置止水钢板;
(3)浇筑混凝土,完成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墙脖施工。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基础底板的上表面通过机械或手工抹平压光操作,墙脖的墙根能方便抹平,做到随浇筑随抹一次成活的工艺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经济,平整度达到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方法浇筑的基础底板与外墙墙脖示意图;
图2为现有方法支设混凝土外墙墙脖模板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支设混凝土外墙墙脖模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浇混凝土外墙是模板支设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浇筑的基础底板与混凝土外墙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现有方法浇筑的基础底板与外墙墙脖示意图,图中:墙体外侧钢筋1;墙体内侧钢筋2;止水钢板3;外墙墙脖4;基础底板5;垫层6。
要使地下基础底板和墙脖一次成型,现有技术采用吊模支模的方法,见图2,图中:基础钢筋10,脚手管9,第一内模板16,第一外模板17,内、外模板由多层板、方木组成。
本发明的一种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墙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见图3)
(1)在垫层6上设置基础钢筋10、墙体外侧钢筋1和墙体内侧钢筋2,在墙体外侧钢筋以外用吊模支模的方法设置由多层板、方木组成的第一外模板17(外用吊模支模的方法是通过脚手管9来支撑第一外模板17);
(2)将由多层板、方木组成的第一内模板16设置在墙体内侧钢筋以内,并与墙体内侧钢筋固定连接,在外侧钢筋和墙体内侧钢筋之间设置止水钢板3;
(3)浇筑混凝土,完成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墙脖施工。由于第一内模板设置在墙体内侧钢筋内,使基础底板上表面无任何支撑物,浇筑时,基础底板上表面便于使用机械抹平机进行抹平压光,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完成地下现浇混凝土结构外墙墙脖施工后,拆除第一内模板和第一外模板,进行上部墙体施工,其支模的方法见图4,第二内模板12按内侧墙线直接立到基础底板上表面,第二内模板、第二外模板13通过脚手管9和穿墙螺栓14固定,再进行浇筑。在拆除第二内、外模板后,内侧墙面无水平施工缝(现有的方法有内侧墙面有水平施工缝),表面上下观感一致。见图5,图5中,第一次浇筑基础底板15与墙脖,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墙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集成电路
- 下一篇:混凝土浇筑中温控防裂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