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馏汽油非临氢改质催化剂再生烧焦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2415.8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栋柏;冯光振;张绍军;王振峰;丁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石化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B01J38/12 | 分类号: | B01J38/12;C10G35/06;C10G5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38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馏汽油 非临氢改质 催化剂 再生 烧焦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再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馏汽油非临氢改质催化剂再生烧焦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直馏汽油非临氢改质技术是将一定比例的直馏汽油和余碳四作为原料,经过碳四烯烃叠合和脱氢环化、直馏汽油选择性裂解、异构、齐聚和环化脱氢等一系列复杂反应,达到提高直馏汽油辛烷值的目的。此项技术能将低辛烷值的直馏汽油和碳四原料转化为烯烃含量低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用于调和催化裂化汽油,降低调和汽油的烯烃含量,使调和汽油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还可生产车用液化气的调和组分。由于汽油非临氢改质反应的特点,造成催化剂上积碳很快,反应器内部催化剂失活就需要进行烧焦再生,以使催化剂重新获得活性进行下一个周期的生产,单个反应器的运行周期大约在一个月左右,而采用间歇操作,停工再生的生产方式就势必会因烧焦时间较长而对装置的能耗和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有的再生烧焦装置如图1所示,1)设备连接和操作流程是再生循环压缩机(K-102)出口气体经第一换热器(E-101)壳程至第三换热器(E-103)壳程至加热炉(F-101)反应器(R-101)至第三换热器(E-103)管程至第二换热器(E-102)管程至第一换热器(E-101)管程至空冷器(A-101)冷却器(E-104)壳程烧焦罐(D-102)后、返回再生循环压缩机(K-102)入口进行循环。2)反应器(R-101)自上而下催化剂分为三段,床层详情请见下表:
反应器(R-101)催化剂床层分布表
再生烧焦操作方法是:
反应器内催化剂经过一定周期的操作后,其活性丧失,可根据其性能情况,采取器内烧焦的再生方法而其活性得到恢复。
1.当切出的反应器(R-101)内的温度降至230~250℃时,用盲板将反应器(R-101)原料油入口前管线,反应器(R-101)出口至第一换热器(E-101)的管线完全隔断,拆开反应器(R-101)至再生系统的盲板,此时反应器(R-101)与再生系统连通。
2.开启再生循环压缩机(K-102),慢慢向再生循环压缩机(K-102)入口处充入氮气,再生循环压缩机(K-102)出口气体经第一换热器(E-101)壳程至第三换热器(E-103)壳程至加热炉(F-101)进入反应器(R-101)至第三换热器(E-103)管程至第二换热器(E-102)管程至第一换热器(E-101)管程至空冷器(A-101)至冷却器(E-104)壳程进入烧焦罐(D-102)后、返回再生循环压缩机(K-102)进行循环,直至烧焦罐(D-102)压力至0.15~0.3Mpag;调节再生循环压缩机(K-102)出口至烧焦罐(D-102)的管线阀门(手动旁路),以使再生循环压缩机(K-102)的出口压力满足设备要求下,系统循环量逐渐提至最大(再生循环压缩机K-102设计值10000~12200N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石化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化工厂,未经蓝星石化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加热的真空蒸发镀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血管瘤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