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保护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2405.4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温芫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芫鋐 |
主分类号: | F16C1/20 | 分类号: | F16C1/20;F16C1/2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延伦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导线保护管,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垫体夹持导线,使导线不再需要包覆塑料弹性管,而可直接装设于内的导线保护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户外休闲活动的提倡,骑乘自行车现已是一种普及的休闲活动,而车辆的设计也因此随之不断进步,无论是运动竞技型、或是休闲舒适型的自行车,皆有长足长进,其中,剎车导线的设置对于骑乘自行车而言,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以往自行车的剎车导线为直接暴露于车体外部,致使风吹日晒雨淋,即便剎车导线为钢索制造仍旧会风化锈蚀,因此一般业者是于剎车导线外部包裹一具弹性的塑料皮层,利用塑料皮层包覆剎车导线以达到保护的功效,且具弹性的塑料皮层更可配合剎车导线弯折成各种弧度以适应自行车的装设。
然而,剎车导线仅由塑料皮层包覆,塑料皮层经过长时间日晒后,容易脆裂剥落,失去原有的弹性,特别是剎车导线往往以各种弧度弯折配合自行车设置,因此脆化后的塑料皮层无法弯折为曲线而破损,使得剎车导线外露,致使沙尘碎屑进入塑料皮层,反而阻碍剎车导线的正常使用;再者,因塑料皮层的裁切仅能固定长度,因此若欲调整剎车导线必须连同塑料皮层一同更换,无法进行适度调整。
因此有业者提出改良,请参照美国发明专利公告号第6250175号「Pull Cable System」专利,其是一种剎车导线系统包括一导线,该导线是提供传导张力的应力;一塑料弹性管,该弹性管是供贴合导线;一保护管包覆该弹性管以承受压力的应力;该保护管是由数个相同构件接合而成,并形成一连续轴向通路以定义出内部空间,该构件是由邻接一端连结另一构件串接而成,使该保护管能够形成弓形通路,则该塑料弹性管是设置并对应于该通路的内部空间。
现有的保护管是利用其一端口径较小,另一端口径较大,利用较小口径一端具有斜锥面套接另一保护管口径较大端,以此串连套接成型而容置导线以及塑料弹性管,由于剎车导线受张力拉扯,因此该导线是于保护管内受抽拉而产生位移,因此现有结构是于导线外周设置塑料弹性管,使保护管与导线不直接接触,以避免影响导线动作,如此仍需要设置塑料弹性管,即使该保护管是可依需求而弧曲弯折;但塑料弹性管使用日久容易于保护管内脆裂,使得脆裂的塑料弹性管嵌卡于保护管内,影响保护管的保护功效,更使得导线动作受阻滞。且塑料弹性管是利用塑料包覆于导线外制成,不但需要增加生产的机具,且亦增加制造成本;再者,现有结构是利用一端口径较小,而另一端口径较大,借此套接成型保护管,但此种结构仅利用不同口径的设置,明显并无法稳固接合,若未紧密串接,则容易松散无法达到包覆效果。
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发明,实为使用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导线保护管结构,其不需要再包覆塑料弹性管,不但该轴管是提供结构较稳固的保护效果,且省去包覆塑料弹性管的制程,节省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线保护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管,该轴管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该轴管第一端凹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该轴管的第二端外径,该容置部内凹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穿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是由容置槽贯穿至轴管的第二端,使该轴管第一端的容置槽与第二端连通;该容置槽内设有一垫体,该垫体穿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容置空间连通,而该通孔的孔径小于容置空间直径;该容置空间供导线容置,能够将轴管第二端装设于另一轴管第一端的容置部内,借此能够串接数支轴管,并使导线贯设于轴管内,利用该垫体的通孔夹持导线,达到保护导线的功效。
前述的导线保护管结构,其中垫体具有弹性,且该通孔的孔径略小于导线线径。
前述的导线保护管结构,其中垫体的外形为方形或圆形,且该容置槽为对应垫体的外形,而为方形或圆形。
前述的导线保护管结构,其中容置空间邻近容置槽的直径小于所述容置空间邻近所述轴管第二端的直径。
前述的导线保护管结构,其中容置部内侧壁面是呈内凹的弧度曲面。
前述的导线保护管结构,其中轴管的第二端外形是呈弧度曲面。
前述的导线保护管结构,其中轴管第一端与第二端间设有一承接部,该承接部的外径小于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芫鋐,未经温芫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