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控终端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2346.0 | 申请日: | 2008-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戴林;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23/06 | 分类号: | G08C23/06;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静彬 |
| 地址: | 300384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 终端 数据传输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终端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产品集成度高、生产成本低、运行稳定、实时性好的基于监控终端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监控行业的发展,现在的监控已经不仅仅是视频传输和前端监控终端的云台控制这些简单的系统搭建,而是囊括了智能交通、公安联网等应用的整个平安城市系统。具备远距离传输能力的点对点光纤传输设备成为监控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时需要传输的控制数据不仅包括控制云台信号,还要控制现场车检器、红灯检测器信号等等。由于现场控制设备相互之间存在区别,需要传输的控制信号的速率也从DC到100KBPS各不相同,而传输信号线路只有1芯光纤,这就要求设计将多路控制信号经过传输设备的复用和解复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现有数据复用和解复用技术,需要锁相环、FPGA配合来完成点对点光纤异步通讯信号的传输;或者通过专用SEDES方案来完成此项工作。
但是,如上所述的已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的不足点:
一方面,现有技术虽然可以支持高达50M的数据速率,但是设计成本方面存在巨大的劣势,不适用于低速的通讯应用场合,这样无疑增加了产品的成本,难以在激烈的监控行业点对点光传输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传输设备在使用中受到处理器的限制往往受制于死机等故障,设备的稳定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集成度高、生产成本低、运行稳定、实时性好的基于监控终端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基于监控终端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监控终端控制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用来接收主控设备控制数据的数据发送处理模块、光纤发送模块、光纤传输通道、光纤接收模块和用于将接收到数据处理之后提供给被控设备的数据接收处理模块,数据发送处理模块包括数据接口转换模块、并串转换模块;数据接收处理模块包括数据解码模块、串并转换模块、解码自适应模块、接口转换模块,其中解码自适应模块用于自动控制解码模块校正误码;主控设备的多路控制数据顺序通过数据接口转换模块、并串转换模块、光纤发送模块、光纤传输通道、光纤接收模块、数据解码模块、串并转换模块、接口转换模块,传输到被控设备端,数据传输的步骤如下:
在数据发送端:
a、上电,数据发送处理模块初始化;
b、数据接口转换模块将主控设备的控制数据转换为TTL数据送给数据发送处理模块;
c、数据发送处理模块将多通道数据串行化,并增加帧头和校验;
d、发送端数据处理模块将串行化的数据发送至光纤传输通道;
e、纯逻辑运行,保证数据发送处理模块将数据无延时不间断发送至光纤传输通道;
在数据接收端:
A、上电,数据接收处理模块处于初始化状态;
B、数据接收处理模块接收来自发送端的串行数据并使用本地时钟进行串行数据帧头和校验检测;
C、解码自适应模块实时跟踪解码电路,当出现连续数量帧头检验错误时进行解码电路自调节,直到找到最优的解码参数配置,锁定解码;
D、完成帧头和校验检测后将控制数据按照通道顺序输出到受控设备端口;
E、纯逻辑运行,保证数据接收处理模块实时无间断处理收到的数据并发送到受控设备。
所述的基于监控终端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数据解码自适应模块接收来自发送端的串行数据并实时进行解码分析,动态调整接收端解码电路的时钟输入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I、接收解码电路以串并转换电路为核心,完成串行数据的并行化;
II、接收端按照发射端设定好的插入帧头的数据格式来检验串行数据中是否存在有效帧头;
III、如果帧头有效,则解码电路输出有效,可以输出到受控设备端口,同时输出复位信号到计数器单元;
IV、如果帧头无效,则解码电路的解码输出无效,不允许解码结果输出;
V、如果计数器在超过4帧的计数时间间隙内没有收到帧头有效指示,则输出指示信息控制接收端解码时钟自动翻转180度之后提供给接收解码电路。
所述的数据发送处理模块与光纤发送模块之间以TTL口连接;数据接收处理模块与光纤接收模块之间以TTL口连接。
所述的数据发送处理模块与主控系统之间以异步串行通信接口连接,数据接收处理模块与被控系统之间以异步串行通信接口连接。
所述的光纤发送模块与光纤接收模块之间的光纤传输通道以点对点光纤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开度检测系统及眼开度检测方法
- 下一篇:实现服务访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