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血糖浓度的微创、动态、连续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2134.2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4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可欣;于海霞;栗大超;杜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先石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A61B5/157;A61B5/05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地址: | 300457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血糖 浓度 动态 连续 检测 方法 | ||
1.一种人体血糖浓度的微创、动态、连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低频超声对皮肤进行预处理,提高皮肤的通透性;
(2)将真空负压作用在低频超声预处理过的皮肤上,透皮抽取人体组织液;
(3)在透皮抽取组织液的过程中,检测皮肤阻抗/电阻;
(4)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蛋白质绑定测量方法,测量抽取出人体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5)利用皮肤阻抗/电阻定量所抽出的组织液体积,建立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相关性的预测模型;
(6)根据步骤(3)测出的皮肤阻抗/电阻,步骤(4)测出的人体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和步骤(5)建立的预测模型,获得人体血糖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血糖浓度的微创、动态、连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皮肤阻抗/电阻是通过恒压激励、检测电流的方式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血糖浓度的微创、动态、连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皮肤阻抗/电阻是通过恒流激励、检测电压的方式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血糖浓度的微创、动态、连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皮肤阻抗/电阻是在组织液抽取之前和之后进行,以前后两次测量得到的皮肤阻抗/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该次组织液抽取过程所对应的皮肤阻抗/电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血糖浓度的微创、动态、连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皮肤阻抗/电阻是在组织液抽取过程中等时间间隔的进行,以每次组织液抽取过程中所有时间点的皮肤阻抗/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该次组织液抽取过程所对应的皮肤阻抗/电阻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血糖浓度的微创、动态、连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蛋白质绑定测量方法,测量抽取出人体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多通道微差分测量方法,将其中一个通道通入背景溶液,通过多通道同时测量并差分消除环境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2)利用大肠杆菌GGBP蛋白质绑定测量方法测量已知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建立相应的折射率数学模型;
(3)通过测量通入待测组织液后的折射率变化,并结合相应的折射率数学模型,实现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测量和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血糖浓度的微创、动态、连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大肠杆菌GGBP蛋白质是采用生物技术合成,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1)对大肠杆菌GGBP蛋白编码基因mglB进行定点突变,在E149C位点进行单点突变;
(2)构建过量表达大肠杆菌野生型GGBP蛋白和突变型GGBP蛋白的基因工程菌株;
(3)在摇瓶上对工程菌株进行发酵,使GGBP蛋白能够高水平的稳定表达;
(4)对发酵产物进行GGBP蛋白的分离纯化,使目标蛋白的纯度达到95%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血糖浓度的微创、动态、连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5)的过程中,利用皮肤对葡萄糖的渗透系数与皮肤阻抗/电阻的相关性,通过皮肤阻抗/电阻对所抽出的组织液体积进行定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血糖浓度的微创、动态、连续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5)的过程中,将皮肤阻抗/电阻引入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相关性的预测模型,利用真空负压组织液抽取过程实时测得的皮肤阻抗/电阻、组织液葡萄糖浓度和血糖浓度建立血糖预测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先石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先石光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1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