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巨型工程轮胎钢丝帘布自动接取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2051.3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4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芝泉;张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0/02 | 分类号: | B65H20/02;B65H20/30;B65H23/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巨型 工程 轮胎 钢丝 帘布 自动 接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机械轮胎半成品部件的接取对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巨型工程轮胎钢丝帘布自动接取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橡胶机械中还没有专门的轮胎半成品部件接取对中装置,在工序需要实现对中时往往在本工序的输入端设置一简易的对中装置,特别是在橡胶机械中裁断机组中很多工序都需要对中,这种对中装置都是靠人力将钢丝帘布抬至装置上,其生产工艺落后,效率低下。现有裁断机组大多是用于生产中型工程子午线轮胎的,在这种裁断机组中,靠人力将钢丝帘布抬到对中装置上还勉强能够适应当前工艺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开发大型和巨型工程轮胎,此种巨型工程轮胎的钢丝帘布其帘布宽为5000mm、厚度为10mm、其单根钢丝直径达到4.8mm或者更大的规格。由于这种巨型工程轮胎钢丝帘布的重量、面积均远远大于普通工程轮胎钢丝帘布,采用现有结构单纯靠人力将钢丝帘布抬到对中装置上已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适合于超宽加厚的巨型工程轮胎钢丝帘布自动接取对中装置。本装置改变了以前单纯依靠人力完成钢丝帘布接取作业的模式,实现自动接取钢丝帘布功能,特别是适合于超宽加厚的巨型工程轮胎钢丝帘布的自动接取对中,而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巨型工程轮胎钢丝帘布自动接取对中装置,是由机架、输送辊组、接取翻板装置、双作用气缸组、对中装置、光电传感系统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取翻板装置活动连接在机架前端,其输入端与前序输出端相接,输出端与安装在机架上部的输送辊组相接;在接取翻板装置下部对称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分别与双作用气缸组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的对中装置是设置在机架平面上部且分装在机架上部的输送辊组对称两侧位置;整体机架安装在一个基础平面上。
所述的接取翻板装置是由支撑轴、支架板、翻板机架、平面板、多组万向活动回转球及支撑板所构成;其中翻板机架上面固装平面板,平面板上安装多组万向活动回转球及开有多个光电透射孔;翻板机架下部对称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分别与双作用气缸组的输出端活动连接;翻板机架后端位置连接支撑轴,支撑轴连接着支架板,支架板固接在机架前端位置。
所述的对中装置,包括两组,每组是由导向滑套、导向轴、调节丝杠母、调节丝杠轴、挡辊组、调整轮所构成;其中导向滑套、调节丝杠母分别固接在对中装置的伸向输送辊组间隙下部的平面孔板位置上;导向轴与导向滑套配装且其两端与机架两侧面固接;调节丝杠轴与调节丝杠母配装且其两端也连接在机架两侧面位置上;每一挡辊组均可自由转动并立装在对中装置的顶部位置;调整轮与调节丝杠轴一伸出端连接。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双作用气缸组及接取翻板装置,实现了自动接取工程轮胎钢丝帘布的功能,特别是对超宽加厚的巨型工程轮胎钢丝帘布,如果采用以前原方案依靠人工作业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本方案装置则能够实现自动接取作业;在钢丝帘布通过本装置输送到下一工序后,接取翻板装置在双作用气缸组的作用下可旋转至竖直等待位置,对于钢丝帘布形成的储料兜,通过光电传感系统自动调节使储料量始终处在合理设定范围,从而保证前后工序作业速度的同步;对中装置能够按工艺要求随意调节宽度范围,这样使本装置能满足多种规格宽度钢丝帘布的生产作业,扩大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主视图;
附图4为附图3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附图2A-A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序号1为机架、2为输送辊组、3为接取翻板装置、3-1为支撑轴、3-2为支架板、3-3为翻板机架、3-4为平面板、3-5为万向活动回转球、3-6为支撑板、3-7为光电透射孔、4为双作用气缸组、5为对中装置、5-1为导向滑套、5-2为导向轴、5-3为调节丝杠母、5-4为调节丝杠轴、5-5为挡辊组、5-6为调整轮、6为传感器调节定位套、7为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酰氯和磺酰氯类衍生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聚异丁烯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