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生物降解的载有血红蛋白的聚肽囊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51615.1 | 申请日: | 200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 发明(设计)人: | 景遐斌;孙静;黄宇彬;石全;陈学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47/42 | 分类号: | A61K47/42;A61K9/50;A61K38/42;A61P7/08;C08J3/00;C08L77/00;C08L89/00;C08G69/16;C08G69/48 |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降解 载有 血红蛋白 聚肽囊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载有血红蛋白的聚肽囊泡,其特征在于,其为一种载有血红蛋白的可生物降解的两亲性嵌段共聚肽囊泡;该囊泡的内部水相中含有CO保护的血红蛋白,囊泡的壁由可生物降解的聚赖氨酸-聚苯丙氨酸两嵌段共聚肽构成;其中聚赖氨酸段的分子量在5000~10000范围,聚苯丙氨酸段的分子量在800~2000范围,囊泡的直径大小在0.5~10μm范围,血红蛋白在囊泡中的质量百分数为10~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有血红蛋白的聚肽囊泡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
1)合成端氨基的聚(N-苄氧羰基赖氨酸)
以正己胺为引发剂,引发N-苄氧羰基赖氨酸N-羰基羧酸酐开环聚合得到聚(N-苄氧羰基赖氨酸),所用的聚合溶剂为甲苯、氯仿、二氯甲烷、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二氧六环,其用量是N-苄氧羰基赖氨酸N-羰基羧酸酐单体质量的5~30倍,反应24~120小时,聚合温度为25~40℃;
2)合成聚(N-苄氧羰基赖氨酸)和聚苯丙氨酸的两嵌段共聚物
以端氨基的聚(N-苄氧羰基赖氨酸)为引发剂,引发苯丙氨酸N-羰基羧酸酐开环聚合得到聚(N-苄氧羰基赖氨酸)和聚苯丙氨酸的两嵌段共聚物;所用聚合溶剂为甲苯、氯仿、二氯甲烷、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二氧六环,其用量是聚(N-苄氧羰基赖氨酸)和苯丙氨酸N-羰基羧酸酐单体总质量的10~50倍,反应12~72小时,聚合温度为25~40℃;
3)将侧基保护的两嵌段共聚肽脱保护得到聚赖氨酸和聚苯丙氨酸的两嵌段共聚物
将含侧基保护的两嵌段共聚肽溶于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三氟乙酸、硝基甲烷、苯、二氧化硫或它们的混合溶剂中,侧基保护的两嵌段共聚肽的质量浓度为2~20%,通入溴化氢气体,鼓泡反应10~30分钟,继续冰浴搅拌反应1~12小时,然后用乙醚沉降,过滤,真空干燥,得到聚赖氨酸和聚苯丙氨酸的两嵌段共聚物;
4)在缓冲溶液中用得到的聚赖氨酸和聚苯丙氨酸的两嵌段共聚肽形成的囊泡包裹CO保护的血红蛋白,形成载有血红蛋白的囊泡,其具体步骤是:
①将血红蛋白溶于pH值为6.8~4.0的PBS缓冲溶液中,浓度1~5mg/ml;
②取上述血红蛋白溶液,置于三口容器中,加入摩尔浓度为0.05~0.5mol/l的抗坏血酸的磷酸缓冲溶液,使抗坏血酸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为4~20;
③在搅拌条件下,在液面上方通过一氧化碳气流,或者直接在溶液中通CO气体鼓泡,持续1~4小时,待紫外检测550nm左右的峰不再变化为止,得到鲜红色的CO保护血红蛋白溶液;
④取CO保护血红蛋白溶液,浓度为1~5mg/ml,将pH值调到6.8~4.0,再加入所述的两嵌段共聚肽,该两嵌段共聚肽的质量为溶液中CO保护血红蛋白质量的0.5~2倍,搅拌12~24小时,整个过程中体系用氮气保护;
⑤将步骤④的得到的溶液离心分离,离心转速5000~10000转/分,时间5~30分钟,并用PBS溶液洗涤,洗涤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光谱扫描,至洗出液在400~600nm无吸收峰为止,将离心下来的胶束仍分散于PBS溶液中避光保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16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