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多种固体废弃物制备建筑模板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51279.0 申请日: 2008-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1381211A 公开(公告)日: 2009-03-11
发明(设计)人: 莫志深;于黎;张会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4B18/08 分类号: C04B18/08;C04B18/12;C04B18/24;C04B18/22
代理公司: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马守忠
地址: 130022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种 固体 废弃物 制备 建筑 模板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多种固体废弃物制备建筑模板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木质和秸秆纤维及废塑料、粉煤灰、废矿渣通过共混塑化造粒,再熔融模压或压延制备建筑模板的方法。

技术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资源及能源需求越来越大,为保障经济持续发展,促进资源合理有效循环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任务。2007年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达7亿吨以上,大部分被烧掉,只有少量被利用。随着化学工业和火力发电发展,2006年我国废旧塑料,产量在700万吨左右,粉煤灰排放量达2亿吨,加上城镇垃圾,每年以10%速度增加,再加上有害有毒工业废渣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本发明充分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木屑(或木粉)、废旧塑料、粉煤灰、废矿渣等,制备高附加值产品,对缓解资源不断减少与经济不断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废弃物给环境带来污染,对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专利“99117293”中公开了“木粉增强聚丙烯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这个专利使用纯PP和木粉,没有应用废旧塑料和利用粉煤灰。中国专利“CN101029418A”中公开了一种活性非木质植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专利在非木质纤维用途制备木塑制品,仅限于使用PE,没有利用粉煤灰,废矿渣,又如CN1464009A、CN1482166A、CN1445285A、CN1603088A、CN1740234A等公开了木粉+热塑性塑料+特殊助剂和其它添加剂制备木塑制品方法,但未涉及来源丰富粉煤灰、农作物秸秆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给出用多种固体废弃物制备建筑模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成分组成及重量份数配比如下:

粉煤灰                          15—30份,

废矿渣                          5—10份,

再生橡胶粉                      5—7份,

木质纤维或秸秆纤维              15—40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5—2份,

废旧塑料                               35—45份,

硬脂酸                                 1—1.5份,

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               1—2份,

抗氧剂1010                             0.5—1份,

阻燃剂十溴联苯醚/氧化锑                9—15份,

石蜡                                   1—2份,

碳黑                                   1—2份,

防静电剂                               1—1.5份,

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1—1.5份;

所述的粉煤灰为火电厂静电除尘灰,粒度70—80目,烧蚀量<7%;

所述的废旧塑料为聚已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稀(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用前干燥粉碎造粒;

所述的秸秆纤维为玉米秸秆、高粱秸秆、麦稻秸秆或棉杆纤维,平均直径1,000—1,200μm,长径比2—30;

按配比将上述物料在170-185℃下共混塑化造粒,在温度185-200℃下经模压或压延成新型建筑模板;

所述的秸秆纤维的制法为:把秸秆纤维的玉米秸秆、高粱秸秆、麦稻秸秆或棉杆粉碎,在200℃,1.5大气压下挤出,梳解出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用氢氧化钠加脲素水溶液洗去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再经干燥脱水,得纤维素。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利用木质和秸秆纤维及废塑料、粉煤灰、废矿渣,在170-185℃下共混塑化造粒,在温度185-200℃下经模压或压延成新型建筑模板。

经过检测,制得模板拉伸强度18.0Mpa,弯曲强度22.0Mpa,冲击强度7.0KJ/m2,使用温度-15—55℃,该模板可反复使用8—12次,并可100%回收作为原料再循环使用,可用于楼宇建筑、电站、铁路涵洞、地下库房、桥梁等设施的建筑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1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