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及制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1069.1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魏辉;杜艳;康建珍;汪尔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C12Q1/68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吡啶 固态 电化学 发光 dna 传感器 制法 应用 | ||
1、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在玻碳电极上,修饰有碳纳米管/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三(2,2’-联吡啶)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打磨玻碳电极,使其表面平整光滑,超声并水洗电极表面,得到预处理的玻碳电极;
(2)将0.5mg/mL的碳纳米管/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混合液体浇筑于(1)中预处理的玻碳电极表面,晾干;
(3)将(2)中所得玻碳电极浸入1mM三(2,2’-联吡啶)钌的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固定三(2,2’-联吡啶)钌,制得碳纳米管/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三(2,2’-联吡啶)钌修饰玻碳电极;
(4)将(3)中制得的碳纳米管/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三(2,2’-联吡啶)钌修饰玻碳电极,用水清洗,去除物理吸附的三(2,2’-联吡啶)钌,得到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其测定双链DN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测定双链DN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待测DNA样品滴于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的电极表面,晾干;
(2)接着,用此含DNA的传感器作工作电极,浸入pH为5.5的10mM的醋酸缓冲溶液的电化学池,对双链DNA进行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测量;该醋酸缓冲溶液含有50mM的NaC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其测定测定热变性双链DN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测定热变性双链DN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待测双链DNA于水浴中煮沸5min,之后立即用冰浴冷却,即得热变性双链DNA;
(2)将(1)中的热变性双链DNA样品滴于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的电极表面,晾干;
(3)接着,用此含热变性DNA的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作工作电极,浸入pH为5.5的10mM的醋酸缓冲溶液的电化学池,进行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测量;该醋酸缓冲溶液含有50mM的NaC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其测定DNA单碱基错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的DNA传感器测定DNA单碱基错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待测基因序列及其互补序列等摩尔比混合,于90℃水浴中,杂交反应5min,逐渐冷却至室温,得到杂交双链;所述的待测基因序列及其互补序列包括完全互补序列或单碱基错配序列;
(2)将(1)中所得杂交双链DNA样品滴于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DNA传感器的电极表面,晾干;
(3)接着,用此含杂交双链DNA的基于三(2,2’-联吡啶)钌固态电化学发光DNA传感器作工作电极,浸入pH为5.5的10mM的醋酸缓冲溶液的电化学池,进行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测量;该醋酸缓冲溶液含有50mM的NaC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10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两个光学薄板的背光模块
- 下一篇:立体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