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SCR封装用铁素体不锈钢的耐腐蚀钝化处理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51032.9 申请日: 2008-07-24
公开(公告)号: CN101634022A 公开(公告)日: 2010-01-27
发明(设计)人: 张克金;张苡铭;潘艳春;夏琦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温州市亿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3C22/07 分类号: C23C22/07
代理公司: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 薇
地址: 130011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车载 scr 封装 用铁素体 不锈钢 腐蚀 钝化 处理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一种车载SCR封装用铁素体不锈钢的耐腐蚀钝化 处理工艺,该技术应用到汽车尾气的后处理行业。

背景技术:

未来几年内,全球的汽车生产商,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关于汽车氮 氧化物NOx和微粒PM的排放达标方面将强制性地实施一些更严厉 的规格,例如,欧5和欧6排放标准。

在排放法规的压力下,一方面国外的车用重负荷柴油机正不断进 行技术升级和改进,另一方面,选择恰当的后处理技术策略和装备, 例如,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催化转化还原技术,DPF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颗粒捕捉器,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氧化型催化器等。

SCR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尿素在高温下分解出NH3,作为还原剂的 NH3和发动机排气中的NOx在催化剂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进行反应, 理想工况下生成无毒的N2和H2O,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SCR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可以在排气温度250~550℃的范 围内具有50~85%的NOx去除效率,并能有效降低PM的排放水平; SCR能轻松满足欧4和欧5水平,也具有达到欧6水平的潜力;目前达 到欧4的SCR技术,发动机的燃油耗可降低3~6%;SCR催化剂不含 有贵金属,比成本相对较低;SCR对车用燃油的质量,特别是硫含量 不敏感。基于以上分析,SCR后处理技术也最适合中国的车辆状况和 车用燃油状况。

如果2008年在中国推广应用车载SCR后处理技术,必须解决好 尿素还原剂的社会供应、尿素还原剂的剂量控制、尿素还原剂的雾化 喷射、SCR催化剂、氨气泄露量、SCR系统封装所用不锈钢材料选 择和性价比优化等至关重要的技术难点。

上述难点中,系统封装所用不锈钢材料的零件,从发动机的排气 制动阀开始到消音器尾管之间的零件,包括:法兰(4~6个)、排气 直管(2段)、尿素还原剂喷嘴组件(1套)、尿素还原剂混合分散单 元(1套)、排气弯管(2段)、排气挠性管(1段)、尿素还原剂输送 钢管(1套)、排气管路和SCR箱体的连接件(1套)、SCR催化剂的 箱体(3部分)、SCR催化剂的箱体中间支撑隔板(2部分)、SCR催 化剂的壳体(4部分)、SCR催化剂的载体(4部分)、排气消音器尾 管(1部分)、螺栓和螺母若干,等部件。推算系统封装所用不锈钢 材料的价格在每辆车中成本为3000~6000元。系统封装所用不锈钢材 料不仅对车辆成本影响显著,而且面临着尿素还原剂溶液在高温下不 完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腐蚀以及发动机排气气氛冷凝物的高温化学 腐蚀问题。腐蚀可以使SCR系统失效,最终导致车辆故障和索赔的 发生。

对国内市场的几种常用不锈钢材料,例如,奥氏体的SUS309和 SUS304,铁素体的441,分别进行尿素还原剂溶液的常规化学腐蚀、 尿素还原剂溶液高温高压水热化学腐蚀试验以及模仿排气管中冷凝 介质的腐蚀试验后发现,即使对最高档和昂贵的奥氏体的SUS309不 锈钢也不能完全满足车载SCR系统封装后的耐化学腐蚀要求。

如何解决车载SCR系统封装材料耐化学腐蚀的问题成为制约 SCR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一个障碍。在反复实践和研究中发现,一 种车载SCR系统封装的铁素体不锈钢材料的表面耐腐蚀钝化处理工 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SCR封装用铁素体不锈钢的耐 腐蚀钝化处理工艺,其是采用一种化学溶液,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 使铁素体不锈钢材料的表面上的铁的元素被Al和Cr置换掉,生成耐 多种工况下的化学腐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SCR封装用铁素体 不锈钢的耐腐蚀钝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铁素体不锈钢材料置 于如下的化学处理液中进行耐腐蚀的表面化学钝化处理,其化学处理 液为:磷酸4~10份、硝酸0~0.1份、乙酸0.5~1份、含量为50%wt 的磷酸二氢铝4~6份、硝酸铬0.05~0.1份、硝酸锌0~0.01份、其余 重量为蒸馏水;具体的处理过程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温州市亿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温州市亿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1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