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升降式存车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905.4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剑钊 |
主分类号: | E04H6/20 | 分类号: | E04H6/2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岩 |
地址: | 100036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升降 存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车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升降式存车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大中城市人口更加集中。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型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在走入家庭,加剧城市道路拥挤状况,城市车辆数量的迅猛增长和城市规划的先天不足,城市存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地面上存车方式由于受到场地限制,没有可能解决这一难题。
目前建在地面上的平面存放的存车场,占地面积大,存车容量小。有少数特殊场所建成地上地下两层或三层的存车场,这种存车场耗资大,存车容量提高幅度有限,而且地下部分的出入口受占地限制往往是坡陡弯急,车辆出入极不方便。
有些地方受到地面构造物和巨额投资的限制,不能建专门的存车场,只有利用路边、店面前有限的面积供存车,不仅无法满足需要,而且严重影响城市交通,车辆出入造成的人车混行影响交通安全,有碍市容观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背景技术存车容量小,投资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减少占地面积,又能大幅度提高存车容量的垂直升降式存车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升降式存车机构,包括框架、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升降梯为敞开式,升降梯周围存车间设置若干层存车位平移辊道,升降梯的承载面上设置可旋转的升降梯平移辊道机构,升降梯上端连接使升降梯升降的驱动机构。
可旋转的升降梯平移辊道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旋转气缸、升降梯平移辊道,升降气缸上面设有支承板,旋转气缸设在支承板中心,旋转气缸上面设有支承架,支承架的四角设有支承柱,升降梯平移辊道设在支承架上面。
使升降梯升降的驱动机构为曳引驱动机构或卷筒驱动机构或液压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变平面存车为立体存车,充分利用空间,取消存车场车辆自我摆放时所使用的存车场内行车道,消除平面存车时车辆自我摆放的车与车之间的间隔,它具有占地少,投资少,存车容量大,造型灵活、因地制宜等特点,可有效解决人口稠密区、车辆密集区存车难问题,与相同面积的存车场比可提高存车容量几倍至十几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可旋转的升降梯平移辊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曳引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本发明包括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框架1、升降梯3,升降梯为敞开式,升降梯3左右存车间设置若干层存车位平移辊道2,存车位平移辊道2下面设有电动机4,升降梯3前方存车间也设置与左右存车间层数相同的存车位平移辊道6,存车位平移辊道6下面设有电动机5,升降梯3的承载面上设置可旋转的升降梯平移辊道机构,升降梯3上端连接使升降梯升降的曳引驱动机构,升降梯3前部设有与前方存车位平移辊道6平行的辊道7,以方便将车平移至前方存车位平移辊道6上,8是其下方设置的电动机。
参照图4,可旋转的升降梯平移辊道机构包括4个升降气缸9、1个旋转气缸11、升降梯平移辊道15,升降梯平移辊道15下面设有电动机13,升降气缸9上面设有支承板10,旋转气缸11设在支承板10中心,旋转气缸11上面设有支承架14,支承架14的四角设有支承柱12,4个升降气缸9固定在升降梯3的承载面上,升降梯平移辊道15设在支承架14上面。
参照图5,使升降梯升降的曳引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18、制动器19、减速器21、曳引轮20、导向轮22、对重23,曳引轮20槽内的曳引绳17绕过导向轮22一端连接对重23,另一端通过绳头组合16连接升降梯。
使用时,驾车人将要存入的车辆驶入敞开式垂直升降梯,启动升降梯将车辆提升到某个层位的对应高度,然后启动平移辊道,将车辆从升降梯平移至该层的左右存车间内即可。取车则是将升降梯升至该存车位的高度,启动平移辊道,将车辆从存车间移至升降梯内降下,便可由驾车人自行开走。
启动可旋转的升降梯平移辊道机构的升降气缸,可以把升降梯承载面上的升降梯平移辊道升起,然后操纵旋转气缸,使其旋转90°后再操纵升降气缸使其落到升降梯承载面上,即可往前方存车间内移动停车。
根据存车塔楼选址周围的地面建筑和交通环境,以及预测的日存车周转数量,因地制宜,选择塔楼造型,确定塔楼的层数。例如升降梯在中间,存车间在左右;或者升降梯在中间,存车间在左右前或左右后;或者升降梯在中间,存车间在左右前后;上述形式可单独或任意组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剑钊,未经王剑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订扣装置
- 下一篇:导杆式柴油打桩机耐磨缸锤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