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g2S/CdS核壳结构纳米四面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766.5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廖伍平;孙霞;李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9/46 | 分类号: | C30B29/46;C30B29/60;C04B35/547;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g sub cds 结构 纳米 四面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g2S/CdS核壳结构纳米四面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作为最成功的分离技术之一,溶剂萃取被广泛用于湿法冶金中金属离子的分 离纯化。然而,对于纯化后的金属的应用,通常的做法是使用酸碱等将其从负载 有机相中反萃至水相,得到浓度较高的无机盐溶液后,再加沉淀剂得到初级沉淀 产物,然后溶解做进一步的应用。吴瑾光等从胶体和界面化学的角度讨论了萃取 机理,提出萃取有机相中存在多种纳米级分子聚集体的观点,开辟了分子水平和 界面化学研究萃取理论的新途径。在对萃取体系聚集现象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人 们对其在制备纳米材料的应用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其中,XFu等利用Cyanex302 萃取并制取了经修饰的Bi2S3纳米粒子(ISEC 2005,858);还利用Cyanex301萃取 并合成了CdS纳米线,Bi2S3纳米棒(Mater.Lett 2006,60,1793),MoS2纳米球(J. Solid State Chem 2006,179,1690)以及Ag2S纳米粒子(J.Mater.Chem.2006,16, 2097),实现了从萃取体系中直接制备纳米粒子。
当半导体控制在纳米尺寸时,其电学,光学性质通常会受量子限制效应的影 响而改变,而研究表明纳米半导体的光电性质不仅与其组成,大小有关,还会随 形貌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具有特殊形貌的纳米材料的合成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 兴趣。纳米球(Langmuir 2001,17,4779),纳米线(Adv.Funct.Mater.2007,17, 1501),纳米带(Chem.Mater.2007,19,4663),以及具有多面体形状的纳米晶如棱 柱(Nano Lett.Vol.2,No.8,2002),四面体(Angew.Chem.Int.Ed 2007,46,8174) 和六角形(J.Phys.Chem.B 2006,110,9448)等的合成都已有报道,但是这些多为 单一化合物所形成的结构,由Ag2S和CdS二者构成的核壳结构纳米四面体的合成 却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Ag2S/CdS核壳结构纳米四面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Ag2S/CdS核壳结构纳米四面体,其特征在于,其是以Ag2S 为核,CdS为壳的纳米四面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萃取体系制备Ag2S/CdS核壳结构纳米四面体的方 法,步骤和条件如下:
(1)将0.12M的含硫有机磷酸性萃取剂Cyanex 301与硝酸银溶液按体积比 1∶3-3∶1混合,所述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1M,酸度为0.5M硝酸,震荡30min, 静置2小时,分离有机相并向其中通入H2S气体,室温搅拌12-24小时,离心, 取黑色清液,得到纳米硫化银有机流体;
(2)将0.12M的含硫有机磷酸性萃取剂Cyanex 301与浓度为0.1M的氯化 镉溶液按体积比1∶3-3∶1混合,震荡30min,静置2小时,分离有机相,得到含镉 离子的负载有机相;
(3)将制得的硫化银有机纳米流体与含镉离子的负载有机相以体积比2∶3 混合后装入反应釜,填充度为30-50%,将反应釜密封后于130-160℃加热处理 12-24小时,产物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Ag2S/CdS核壳结构纳米四面体。
该Ag2S/CdS核壳结构纳米四面体的边长为10-50nm。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Ag+,Cd2+的萃取分离与Ag2S/CdS核壳结构纳米四面体 的制备结合在一起,简化了操作步骤,实现了溶剂萃取分离与纳米材料制备的一 体化。含硫萃取剂在整个过程中既充当了萃取剂,又作为硫源和表面活性剂,促 成了纳米硫化物的生成;硫化银在Ag2S/CdS核壳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模板 作用,促成了四面体结构的形成。
图1为本发明制得的Ag2S/CdS纳米四面体的TEM照片。纳米四面体边长 为10-50nm。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胎面加硫模具
- 下一篇:具有水过滤器的冷藏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