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647.X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经伟;周华;牛佳佳;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39/24 | 分类号: | C07C39/24;C07C39/18;C07C37/20;C07C43/23;C07C41/30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邻位三氟 丙炔 苯酚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邻位炔基苯酚是当前合成苯并呋喃衍生物时使用最广泛的中间体。从邻位炔基苯酚出发,在钯的催化下可以方便的得到2位取代和2,3二取代的苯并呋喃衍生物;这一方法用在组合化学上,可以方便快捷的得到一系列苯并呋喃化合物库。在碘的作用下,邻位炔基苯酚和邻位炔基苯基甲基醚可以转化为3位被碘取代的苯并呋喃衍生物。邻位炔基苯酚虽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在这一方面却没有应用,而且关于此类化合物的报道也很少(Bull Chem.Soc.Jpn.,1990,63,2124),也未见到公开报道的合成此类化合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邻位三氟丙炔苯酚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发明人从苯环上官能团取代的水杨醛出发,得到一系列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同时提供了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的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选自H、CH3、Cl或Br;R2选自H或OCH3。
下面介绍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反应的路线如下所示:
下面介绍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
使用的原材料水杨醛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选自H、CH3、Cl或Br;R2选自H或OCH3。
取水杨醛,加入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配制成0.5-1.0mol/L的溶液,氮气球保护,室温下向其中加入用量为水杨醛的5倍摩尔当量的锌粉、为水杨醛的3倍摩尔当量的乙酸酐和为水杨醛的3倍摩尔当量的1,1,1-三氯-2,2,2-三氟乙烷,反应3-5小时,加入5倍于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的饱和氯化铵溶液和乙酸乙酯,分液,乙酸乙酯萃取水层,收集有机相,浓缩,所得粗产物用石油醚作为洗脱剂快速柱色谱分离提纯,得到苯环上各种基团取代的苯酚基乙酸酯,取此苯酚基乙酸酯溶解到乙醚中,配制成0.1-0.2mol/L的溶液,室温下向其中加入摩尔用量是苯酚基乙酸酯的3倍的叔丁醇钾,反应3-5小时,加入与乙醚等体积的饱和氯化铵溶液,分液,乙醚萃取水层,收集有机相,蒸馏浓缩,所得粗产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为(100∶1)~(50∶1)作为洗脱剂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结构通式为I的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
本发明制备的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的核磁、质谱分析证明它们确实是目的化合物,其相应的数据见具体实施实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特点:
1.本发明提供了苯环上多种官能团取代的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它们都是以取代的水杨醛为起始物来合成的。这些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合成复杂的2位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前体。
2.本发明提供了合成邻位三氟丙炔基苯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此合成工艺的原料易于得到,合成步骤简单,易行,合成条件温和,得到的化合物稳定性好,产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构通式为I,其中,R1、R2为H的苯酚类化合物2-(3,3,3-三氟丙炔基)苯酚的制备。
将化合物水杨醛1mL,溶解在10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中,氮气球保护,室温下,向其中加入锌粉3.25g,加入乙酸酐2.8mL,搅拌,向其中加入1,1,1-三氯-2,2,2-三氟乙烷3.6mL,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3小时,加入50mL饱和氯化铵溶液和50mL乙酸乙酯,分液,乙酸乙酯萃取水层,收集有机相,浓缩,所得深棕色液体用石油醚作为洗脱剂快速柱色谱分离提纯,得到1.32g浅棕色液体,产率50%。将此化合物溶解在50mL乙醚中,室温下加入1.68g叔丁醇钾,反应3小时,加入50mL饱和氯化铵溶液,分液,乙醚萃取水层,收集有机相,蒸馏浓缩,所得棕色液体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0∶1作为洗脱剂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0.58g浅黄色固体,产率62%。经核磁、质谱分析证明确实是目标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6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