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激光音视频传输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0370.0 | 申请日: | 2008-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7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于林韬;姜会林;宋路;陈桂芬;朱一峰;杨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7/22 | 分类号: | H04N7/22;H04N7/26 |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激光 视频 传输 系统 | ||
1、空间激光音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构成有:摄像机(1),A/D转换卡(2),视频编码单元(3),数字信号处理单元(4),激光发射单元(5),光学天线(6),光电接收单元(7),数字信号处理单元(8),视频解码单元(9),D/A转换卡(10),监视器(11);(1)-(6)顺次连接组成空间激光音视频传输系统的发射单元,(6)-(11)顺次连接组成空间激光音视频传输系统的接收单元。工作时,通信双方均有该装置一套;
所述的摄像机(1):采用含有话筒的摄像机,用于将图像信息转换成模拟的视频信号,将声音信息转换成模拟的音频信号;
所述的A/D转换卡(2):将需要传送的模拟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经隔离放大和抗混叠滤波后,进行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所述的视频编码单元(3):采用国际通用的视频编码技术,完成视频压缩编码,输出串行编码;
所述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4):为了适应高速率的传输,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将视频编码单元(3)输出的串行编码进行高速编码。采用的通信速率为2Mbps到311Mbps可调;
所述的激光发射单元(5):采用激光输出功率连续可调,具有1GHz的开关速度的激光器进行信号的发射,采用的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从5mW~200mW连续可调;
所述的光学天线(6):采用反式望远镜,发射/接收一体化的光学系统,以实现平行光发射,完成信号激光的发射与接收;
所述的光电接收单元(7):采用APD作为探测单元电路,实现将光学天线(6)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能适应在恶劣的环境下可靠的接收信号;
所述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8):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4)的相应解码功能;
所述的视频解码单元(9):完成视频编码单元(3)的相应视频解码功能;
所述的D/A转换卡(10):完成模拟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还原;
所述的监视器(11):用于直接观看收听视/音频信息,一般的电视机就可;
在发射方,通过普通的摄像机(1)采集的模拟视频信号与音频信号经A/D转换卡(2)隔离放大和抗混叠滤波后,进行A/D转换,再通过视频压缩编码单元(3)压缩成标准的数字视频流,接着经数字信号处理单元(4),使数字视频流经过高速编码送到激光发射单元(5)里驱动激光器发出激光,通过光学天线(6)发射出去;在接收方,首先由光电接收单元(7)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整形,由数字信号处理单元(8)解码得到标准的数字视频流,再通视频解码单元(9)的解码,D/A转换卡(10)的D/A转换,送到监视器(11)里将发射方采集到的视频与语音信号进行实时的播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激光音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发射单元(5):采用激光输出功率连续可调,具有1GHz的开关速度的激光器进行信号的发射,采用波长为0.810nm的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从5mW~200mW连续可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激光音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发射单元(5):采用激光输出功率连续可调,具有1GHz的开关速度的激光器进行信号的发射,采用波长为0.850nm的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从5mW~200mW连续可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激光音视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发射单元(5):采用激光输出功率连续可调,具有1GHz的开关速度的激光器进行信号的发射,采用波长为1.550nm的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从5mW~200mW连续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3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座及其灯头
- 下一篇: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