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绘画效果的意象摄影方法及专用光影折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9886.3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鲜明 |
主分类号: | G03B17/12 | 分类号: | G03B17/12;G0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8河南省郑州市农业***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绘画 效果 意象 摄影 方法 专用 光影 折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影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绘画效果的意象摄影方法及专用光影折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从原理上讲,摄影,即是利用摄影器材对进入镜头的光线及色彩所形成的图案的纪录。这些进入镜头的光线,可以是光源的原生光,也可以是来自自然环境、人物、动物等万物身上的反射光,也可以是经过空中的水气、尘埃等的折射后的折射光。传统意义上的摄影技巧在于运用上述光线,合理搭配和组合,利用摄影器材进行拍摄产生出一定的艺术效果,可即使如何创作,也摆脱不了纪实的本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绘画效果的意象摄影方法,颠覆摄影的纪实属性,以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实现摄影的艺术虚幻化,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摄影方法的专用光影折射装置。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了一种具有绘画效果的意象摄影方法,该方法是将照相机镜头朝向光源,在镜头近前或贴近置设具有一中心光线通道且朝向光源一侧的开口大于朝向镜头一侧的开口、较小开口的尺寸小于镜头尺寸的透明体构成的光影折射装置,在人为或自动设定的快门速度和/或光圈之下,对焦、拍摄。
所述的光源是如太阳、有足够亮度的灯光类具有固定光源的可见光。
所述的光源为彩色光源。
较大的开口口缘设置成不规则口缘。
在较大的开口近处的内壁面以内的空间内设置有透明夹套结构。
光影折射装置的透明体为彩色玻璃体。
所述的镜头为24~70的中焦镜头。
与上述方法配套的一种光影折射装置,该装置为具有一中心光线通道,且朝向光源一侧的开口大于朝向镜头一侧的开口的透明体。
其中较大的开口口缘设置成不规则口缘,较小的开口直径为2~6cm。
在较大的开口近处的内壁面以内的空间内设置有透明夹套结构。
光影折射装置的透明体为彩色玻璃体。
本发明的方法,将光线的直射、反射、折射及物体的聚像同时呈现在相机内,使各种光线交织和覆盖在一起,使得成像中既有局部的客观实景又有光影折射体的投影、还有光影折射体的散光影幻,拍摄的作品形成了自然界并不存在、但在人的大脑中又似曾相识的美轮美奂的绘画艺术作品效果。
本方法,其创新内容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摄影理念的创新,因为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摄影的纪实本质。这种技法,所拍摄的对象是光线,以及光线的折射所呈现出的具有欣赏与想象价值的幻象,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客观存在的物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更接近于绘画艺术,尤其是意象派绘画艺术。它使摄影机在功能上突破了纪实、记录的限制,而具有了绘画和意象展示的功能。
二、是绘画理念的创新,因为它使绘画第一次脱离了传统的绘画介质和手段,而达到了绘画效果。这种技法,离开纸(画布)、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运用相机和相关器材获得了具有绘画效果的作品;而用此法所获得的具有绘画效果的影像,具有意象派绘画的艺术张力,可以极大地激发观赏者的想象力,并获得美感。
三、是摄影方法(包括器材)的创新,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专业相机、自创的光影折射设备,并将这两种设备结合使用而获得具有绘画效果的意象摄影作品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拍摄的第一种作品的照片;
图2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拍摄的第二种作品的照片;
图3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拍摄的第三种作品的照片;
图4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拍摄的第四种作品的照片;
图5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拍摄的第五种作品的照片;
图6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拍摄的第六种作品的照片;
图7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拍摄的第七种作品的照片;
图8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拍摄的第八种作品的照片;
图9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拍摄的第九种作品的照片;
图10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拍摄的第十种作品的照片;
图11为本发明的方法专用的一种光影折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方法专用的一种带有透明夹套结构的光影折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鲜明,未经张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