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突出煤层沿顶钻孔施工技术及抽采盲区消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9874.0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宁;宋维宾;熊祖强;苏承东;韩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B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聚才;刘建芳 |
地址: | 4541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突出 煤层 钻孔 施工 技术 盲区 消除 方法 | ||
1、一种突出煤层沿顶钻孔施工技术及抽采盲区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操作进行:第一步,在回采巷道(2)的巷帮内施工挑顶钻场(3);第二步,在挑顶钻场(3)内放置钻机(4),调整钻机(4)的高度,使钻机(4)能够在突出煤层(5)施工沿顶煤孔(6);第三步,在挑顶钻场(3)内施工一组沿顶煤孔(6),每个沿顶煤孔(6)的开孔角度与其上部煤层(1)顶板的倾角或伪倾角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出煤层沿顶钻孔施工技术及抽采盲区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施工结束后,继续第四步,升高钻机的高度,在没能达到或穿越抽采盲区的煤孔上方施工沿顶岩孔(8),使沿顶岩孔(8)达到或穿越抽采盲区的上方,沿顶岩孔(8)距离煤层的距离根据岩层条件和地质构造情况确定,距离范围在0~1.5米;第五步,在沿顶岩孔(8)超过煤孔深度的钻孔段实施爆破欲裂或水力压裂,使沿顶岩孔(8)通过人为裂隙(9)与抽采盲区联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突出煤层沿顶钻孔施工技术及抽采盲区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施工结束后,继续第六步,降低钻机(4)的高度,使钻机(4)能够施工强化煤孔(7);第七步,在挑顶钻场(3)内施工一组强化煤孔(7),每个强化煤孔(7)的开孔角度与上部煤层(1)顶板的倾角或伪倾角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突出煤层沿顶钻孔施工技术及抽采盲区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沿顶煤孔(6)呈发散状布置,所述的一组强化煤孔(7)与沿顶煤孔(6)呈同样的发散状布置,每个强化煤孔(7)与其对应的沿顶煤孔(6)在一条垂线上,其垂直距离根据煤层条件确定,范围在0.5~2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8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