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拜耳法生产氢氧化铝或氧化铝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9635.5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段晶黎;何小涛;贺长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未来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4171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拜耳法 生产 氢氧化铝 氧化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拜耳法生产氢氧化铝或氧化铝的方法。
背景技术
降低能耗已成为目前氢氧化铝或氧化铝生产中的主要研究方向。传统的氢氧化铝或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高压溶出后的苛性比αk为1.42~1.47料浆进入稀释,基本上是用从一次赤泥洗涤沉降槽来的溢流调整至αk1.47~1.52,而种分母液基本上没有被利用,这势必造成各种单耗的增加。苛性比值是指原液中所含苛性碱与氧化铝的摩尔比,以符号αk表示,是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中重要的技术指标,我国氧化铝厂均以一水硬铝石为主要原料,其拜耳法种分原液均有高碱浓度、高苛性比值的特点,因此,生产高强度的粗粒氢氧化铝比国外氧化铝厂有着更大的困难。在保证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降低分解原液苛性比值,提高溶液过饱和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拜耳法生产氢氧化铝或氧化铝的方法,以在稀释过程中有效利用种分母液,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拜耳法生产氢氧化铝或氧化铝的方法,高压溶出后料浆的苛性比αk为1.37-1.45,氢氧化铝分离后产生的部分种分母液用于稀释过程,稀释后料浆的苛性比为αk为1.45-1.50。
所述的种分母液在稀释过程中的加入量为一次洗液溢流量的20%-60%。
更进一步地讲,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铝土矿、石灰及蒸发母液进入原料磨磨制成合格的矿浆后,经预脱硅,高压溶出,料浆αk为1.37-1.45,进入稀释槽,同时从赤泥洗涤来的一次洗液和部分种分母液,为一次洗液的20%-60%也被送入稀释槽,经充分稀释混合后的料浆,料浆αk为1.45-1.50,送到赤泥分离,得到的溢流经过叶滤精制成精液,送种子分解;底流经赤泥洗涤后脱水成为弃赤泥;种子分解后的料浆,经过液固分离,液相(种分母液)一部分回到稀释槽参与高压溶出料浆的稀释,另一部分去母液蒸发,蒸发母液送去重新配料;固相经氢氧化铝洗涤后成为成品氢氧化铝。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高压溶出过程、稀释过程、精液量、苛性比αk及种子分解的关系研究,降低了高压溶出料浆的苛性比,苛性比αk1.37-1.45,以1.40为基点调整生产;在稀释过程中充分利用种分母液,其加入量为一次洗液溢流量的20%-60%,将稀释后料浆的苛性比确定为αk1.45-1.50。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种分母液中携带大量的Al2O3,含量约为90-110g/l,这样只需吸收很少的Al2O3就可以形成需要的料浆,即Al2O3浓度达到160-180g/l;(2)本发明的方法中,高压溶出料浆的αk比传统的αk降低很多,相应地稀释所需要的配液量增大,继而所产生的精液量也增多,精液量的增加又相应地提高了氢氧化铝或氧化铝的产量;同时,由于料浆苛性比的降低,溶出所需配入的碱量就减少了,相应地降低了碱耗。本发明以种分母液作为吸收媒介,以提高氧化铝和碱的循环效率的方式提高氧化铝的回收率,从而提高氢氧化铝或氧化铝的产量,降低矿石和碱的消耗。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方法为:铝土矿、石灰及蒸发母液进入原料磨磨制成合格的矿浆后,经预脱硅,高压溶出,料浆αk为1.37,进入稀释槽,同时从赤泥洗涤来的一次洗液(一级洗涤沉降槽溢流)和部分种分母液(约为一次洗液的20%)也被送入稀释槽,经充分稀释混合后的料浆(料浆αk为1.45)送到赤泥分离,得到的溢流经过叶滤精制成精液,送种子分解;底流经赤泥洗涤后脱水成为弃赤泥;种子分解后的料浆,经过液固分离,液相(种分母液)一部分回到稀释槽参与高压溶出料浆的稀释,另一部分去母液蒸发,蒸发母液送去重新配料;固相经氢氧化铝洗涤后成为成品氢氧化铝。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未来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未来铝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土地花生收获机
- 下一篇:二极管点距阵/数码管的高导热反射盖及其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