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丸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9295.6 | 申请日: | 2008-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琴;苗明三;耿新生;王丰存;陈永连;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K9/20;A61P11/00;A61P11/06;A61K35/64;A61K35/56;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孟民 |
| 地址: | 450008河南省郑州市金水***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支气管哮喘 慢性 支气管炎 中药 丸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丸剂。
二、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咳喘之病日久多肺肾俱病,上有痰热于肺,下有肾阴不足,治之当补肾清肺,扶正祛邪。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属祖国医学咳嗽、喘证、哮证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症多端,病机复杂,延久失治,常致肺张、心悸、水肿而出现诸多危急变症,由于该类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治疗此类疾病虽有多种药物,但由于种种原因,尚乏特效之药,因此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历来为医者所重视。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丸剂,可有效解决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中药学原理,该发明由熟地85-105g、山萸肉85-105g、山药130-160g、茯苓130-160g、半夏45-55g、川贝母45-55g、黄连45-55g、黄芩130-160g、沉香45-55g、麦冬85-105g、五味子45-55g、桔梗45-55g、虫蜕45-55g、鱼腥草45-55g制成,将十四味药物于60~80℃烘干,取出,放冷,粉碎为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蜂蜜,制成中药丸(又称水丸,以下同)。本发明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且无毒副作用,长期服用本发明可减少复发,本发明的研制成功,是中医药学上的一个创造,造益人类,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技术方案给出,本发明是由熟地85-105g、山萸肉85-105g、山药130-160g、茯苓130-160g、半夏45-55g、川贝母45-55g、黄连45-55g、黄芩130-160g、沉香45-55g、麦冬85-105g、五味子45-55g、桔梗45-55g、虫蜕45-55g、鱼腥草45-55g作活性药物成分制成,其中,首先将十四味药物于60~80℃烘干,取出,放冷,共粉碎为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蜂蜜,制成中药丸,矫正药味,便于服用。
本发明也可在十四种药物中加入珍珠、水蛭。
实施例1,本发明由熟地85g、山萸肉85g、山药130g、茯苓130g、半夏45g、川贝母45g、黄连44.5g、黄芩130g、沉香45g、麦冬85g、五味子45g、桔梗45g、虫蜕45g、鱼腥草45g制成,其中先将十四味药物于60℃烘干,取出,放冷,共粉碎为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蜂蜜,制成水丸。
实施例2,本发明由熟地95g、山萸肉95g、山药143g、茯苓143g、半夏48g、川贝母48g、黄连47.5g、黄芩143g、沉香48g、麦冬95g、五味子48g、桔梗48g、虫蜕50g、鱼腥草50g制成,其中先将十四味药物于70℃烘干,取出,放冷,共粉碎为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蜂蜜,制成水丸。
实施例3,本发明由熟地105g、山萸肉105g、山药160g、茯苓160g、半夏55g、川贝母55g、黄连55g、黄芩160g、沉香55g、麦冬105g、五味子55g、桔梗55g、虫蜕55g、鱼腥草55g制成,其中先将十四味药物于80℃烘干,取出,放冷,共粉碎为细粉,混合均匀,加入蜂蜜,制成水丸。
本发明丸剂为深黄色,气微腥,味苦。
在上述药物中,其中:
熟地 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含多种甙类成分,以环烯醚萜甙类为主,还含有糖类及多种氨基酸。
山萸肉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含莫诺甙雄果酸、酒石酸、没食子酸等。
山药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含淀粉、粘液质、胆碱、糖蛋白、氨基酸等。
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主含β-茯苓聚糖,茯苓酸,齿孔酸,块苓酸,松苓酸等。
半夏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含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可自动切换接口的储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