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CVT误差测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8641.9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9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钱冠军;张篷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瑞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cvt 误差 测量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互感器计量参数的测量领域,具体说涉及便携式CVT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误差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输电容量的不断扩大,电网电压等级逐步升高,而新 型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中、高压电网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国内生产 的CVT甚至还出口到东南亚、欧洲以及美国等地。随着发电厂与电网(输 变电系统)逐步独立核算,关口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日趋重要,CVT作为电 能计量装置的重要组成之一,其转换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 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计算,关系到发电厂、电网及用户的经济利益,故必 须对CVT进行准确度试验。
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CVT现场误差校验工作,大多采用串联或者 并联谐振升压的测量方法,需要配置升压装置(升压变压器、调谐电感、 调谐电容)、测差回路(标准电压互感器、校验仪)等设备,测试接线复 杂、所需的设备种类繁多、笨重,搬运困难,现场安装不仅费时费力, 且存在安全隐患。由于CVT容性负载大(最大可达几万pF),所需的试验 变压器和电源的容量大、电压等级高,故现场试验非常困难,有时甚至 于无法进行现场校验。因此一些机构研究了CVT的在线监测项目,通过对 CVT的泄露容性电流、介质损耗角、二次电压以及二次负或者监测三相电 压、电流以及谐波量等,来间接判断CVT是否正常工作,但是并不能给出 CVT误差的准确值。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CVT误差现场便携 式测量方法,更没有整体的测量系统。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采用异频设计方案,现 场测量CVT误差的方法和测量装置,而提出一种采用变频技术、数字化处 理的便携式CVT误差测量方法及装置,解决现场难以测量或者不能测量 CVT误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是:
第一步骤:测量2%额定电压下的误差、CVT和中压变压器的变比:
首先,在CVT的一次侧上施加0.5%和2%的额定电压,对于500kV的 CVT,其2%的额定电压为10kV,故校验系统需要内配10kV的升压器,按 照传统方法测量出CVT在0.5%额定电压下的空载误差一次导纳Y5(包 括励磁导纳和漏电容导纳);按照传统方法测量出CVT在2%额定电压下的 空载误差一次导纳Y20(包括励磁导纳和漏电容导纳);推出一次回路 电阻、电抗值和电容的矢量值Z1;同时,根据CVT的一次测电压U1,测 出在二次侧的电压U2,计算出变比值,这个变比是整个CVT的变比,采 用同标准变压互感器测差的方法来测量这个变比值,精度可以保证在 0.02%;将CVT的载波通讯δ端子解开后,C1和C2并联,C1和C2的并 联端施加10kV的电压;
第二步骤:测量和校正变频励磁导纳
在二次侧施加5Hz、8V的电压,测量出变频时的二次侧的励磁导纳 值Y80`;在二次侧施加5Hz、10V的电压,测量出变频时的二次侧的励磁 导纳值Y80`;在二次侧施加5Hz、12V的电压,测量出变频时的二次侧的 励磁导纳值Y120`;考虑到对于不同材料的CVT,5Hz和50Hz不同电压下 的励磁导纳可能并不是完全相等,需要测量校正系数;在二次侧施加5Hz, 2V的电压,测量出Y20``,然后在二次侧施加50Hz、20V的电压,测量 出Y20`,按照Km=Y20`/Y20``的方法计算出励磁导纳的校正系数Km:然 后根据中压变压器的变比k2,将Y80`、Y100`和Y120`折算到一次侧导纳 值Y80、Y100、Y120,算出与Y20导纳的差值ΔY80、ΔY100、ΔY120,由导纳 值推出误差差值和具体为
Y80=Y80`/(Km×k22)
Y100=Y100`/(Km×k22)
Y120=Y120`/(Km×k22)
算出与Y20导纳的差值ΔY80、ΔY100、ΔY120,
即ΔY80=Y80-Y20
ΔY100=Y100-Y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瑞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瑞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