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控制电吉它变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8454.0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庄严;张斌;田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H1/20 | 分类号: | G10H1/20;G10H1/32;G10H3/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23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控制 电吉它 变调 | ||
技术领城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控制电吉它变调器,该装置可通过手指的非接触感应控制来调节电 吉它变调器变调,使电吉它输出音频的音调发生改变。
背景技术
电吉它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电声乐器,其输出的音频信号需通过电吉它专用音箱进行 后续的放音。电吉它含有音频信号输出电路,带有变调功能的电吉它需设置音频变调器,联 接于电吉它音频信号输出端口和后续的电吉它专用音箱等放音设备的输入端口之间,这样在 一把电吉它上就可以演奏出多种不同的音调,使得电吉它的演奏功能得到提高。然而,现有 的电吉它音频变调器想要调节和改变输出音频的高低音调大都通过改变机械开关来实现,这 样的调节方式使得演奏人员在演奏的过程中想要随意而准确的改变电吉它输出的音调非常困 难,这不仅给电吉它的实际使用带来了不便,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吉它的演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设在电吉它 上的光电控制电吉它变调器,它能通过非接触感应方式控制和调节电吉它变调器,从而实现 在电吉它的演奏过程中方便而又准确的改变电吉它的输出音调。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音频变调器电路和音频变调 器控制电路,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音频变调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编码电路和与控制编码电 路相接的光电感应控制模块。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光电感应控制模块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及所配置的红外发射驱动电 路,对应设置的红外接收二极管及所配置的红外接收放大电路,还包括开设有狭长感应槽的 感应块,在感应块的狭长感应槽两侧对应安设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光电感应控制模块包括3个红外发射二极管D1、D2、D3及所配置的 红外发射驱动电路,对应设置的3个红外接收二极管D4、D5、D6及所配置的红外接收放大电 路,还包括开设有狭长感应槽的感应块,在感应块的狭长感应槽两侧对应安设3个红外发射 二极管D1、D2、D3和3个红外接收二极管D4、D5、D6。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感应块安设在电吉它琴体的正面或侧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控制编码电路由单片机U1(MCU)及外围电阻、电容组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音频变调器电路由变调芯片U2(IC)及外围电路构成,音频变调器电 路的控制端与控制编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音频变调器电路设置有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 接口,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分别与电吉它的音频信号输出端口和电吉它专用音箱放 音设备输入端口相接。
本发明工作过程为:感应块为非接触红外感应模块,演奏时当需要改变音调时,演奏者 通过手指在感应块的感应槽中不同的占位和移位,即可改变感应槽内的光电信号,使光电感应 控制模块检测到指令信号的变化,并将改变的指令信号传送到控制编码电路进行编码,编码 信号送到音频变调器电路控制变调电路正常工作,演奏的电吉它信号通过音频信号输入电路 到音频变调器按变调指令进行变调,改变了音调的电吉它信号经音频变调器输出接口输送到 音频输出电路输出给后续放音电路,即完成演奏过程中改变电吉它输出音调的任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演奏人员在演奏电吉它的过程中只需将手指在非接触光电感应控制模块的感应槽内移 动既可方便控制和改变电吉它输出音调,使电吉它的演奏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
2、在电吉它输出端口上直接插接变调器,即可实现变调功能,无需改变电吉它的结构,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变调器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变调器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电感应控制模块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电感应控制模块正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回弹仪
- 下一篇:背光模块及其集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