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堵引锭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8352.9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2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肖卫军;洪军;郭忠波;王金平;赵中福;张明;胡红九;何金平;王占武;易卫东;王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8 | 分类号: | B22D1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和平 |
地址: | 43008***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堵 引锭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生产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封堵引锭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提出本发明之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十分清楚,封堵引锭头是连铸生产中关键的一个操作步骤,若不得要领或使用材料不恰当,易发生开浇拉脱或漏钢等生产事故。目前,在方坯上封堵引锭头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铸铁件配刚性引锭杆、冷料篮配柔性引锭杆、冷料块配柔性引锭杆等。针对柔性引锭杆来说,冷料篮配柔性引锭杆和冷料块配柔性引锭杆这两种方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必须严格控制起苗时间,且塞棒操作机构、振动设备等不能有故障,否则就会因起苗时间不够造成开浇漏钢或因等待时间过长,水口被冷钢冻死导致开浇失败。因开浇失败,不仅造成钢水回炉和废品,还使生产中断,从而导致铸机作业率降低,产能不能发挥,产品成本上升。中国专利申请CN01254988公开了一种自动脱锭引锭头,通过改进引锭头本体、燕尾槽有效宽度及侧壁斜度,取消其中间的鼻形加强筋,使铸坯的强度得到提高,有效避免开浇漏钢。但这种方法需要改变引锭头本身的结构,必须重新制造新的引锭头来使用,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实施的封堵引锭头的方法。该方法对操作者的要求较低,容易掌握,能够解决因操作工人不熟练或设备小故障等造成开浇失败的问题。使用此种方法,除了因钢水成分和温度造成的客观原因导致开浇失败外,其余情况下均不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对于塞棒关不严等异常现象也能克服,保证开浇成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封堵引锭头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用纸绳封堵引锭头与结晶器之间的缝隙;
2)在引锭头的燕尾槽底部铺一层隔热布;
3)在燕尾槽槽体的正中位置插入一段钢轨头;
4)在引锭头表面包括燕尾槽内部均匀铺一层铁屑或砂子;
5)在钢轨头周围呈放射状均匀排列冷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段钢轨头其长度为10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料可使用弹簧、小钢块、细钢棒或细扁钢。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封堵引锭头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尤其是根据引锭头上燕尾槽的形状利用合适尺寸的钢轨头加冷料配柔性引锭杆来封堵引锭头,开浇后钢水很容易进入燕尾槽内以及钢轨头与冷料的间隙处,使之很快凝结在一起,快速形成一个凝固的冷坯头,且坯头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将热坯拉出结晶器直到拉矫区域。另外,利用钢轨头特殊的结构还能减少对开浇起苗时间和开棒大小的要求,因此操作者很容易掌握该方法,使得排除钢水成分和温度等客观因素后开浇成功率达到100%,有效地保证全连铸生产的顺行,提高铸机的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封堵引锭头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封堵引锭头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俯视图。
其中:1为引锭头,2为引锭头上的燕尾槽,3为钢轨头,4为隔热布,5为铁屑,6为冷料,7为纸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封堵引锭头的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用纸绳封堵引锭头与结晶器之间的缝隙;
2)在引锭头的燕尾槽底部铺一层隔热布;
3)在燕尾槽槽体的正中位置插入一段钢轨头;
4)在引锭头表面包括燕尾槽内部均匀铺一层铁屑;
5)在钢轨头周围呈放射状均匀排列约200mm长的细扁钢。
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隔热布,其作用是为了脱引锭时方便分离引锭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显示剩余油量行驶里程的摩托车油箱
- 下一篇:一种家用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