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溴化汞单晶的生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8309.2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秦金贵;张刚;蒋世超;朱天翔;仲星彦;吴以成;陈创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12 | 分类号: | C30B29/12;C30B7/06;G02B1/02;G02F1/355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祥;冯卫平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溴化汞单晶 生长 方法 | ||
1.溴化汞单晶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溴化汞溶于碳原子数为1-4的醇中,醇的用量为配制溴化汞饱和溶液所需量的140~160%,过滤,将滤液在25-35℃间自动挥发,控制挥发速度每天蒸发量为醇初始体积的5~10%,7~15天后得溴化汞单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原子为1-4的醇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或叔丁醇。
3.溴化汞单晶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溴化汞溶于碳原子数为1-4的醇中,醇的用量为配制溴化汞饱和溶液所需量的140~160%,过滤,将滤液在25-35℃间自动挥发,控制挥发速度每天蒸发量为醇初始体积的15~20%,3~5天后得作为籽晶溴化汞小单晶;配制35~45℃的溴化汞的碳原子数为1-4醇的饱和溶液,并向其中加入醇溶液体积的0.5~1%的乙酸;然后至于46~50℃的水浴中搅拌恒温20~30分钟;趁热抽滤该溶液,然后将滤液转移至育晶设备,在47~48℃之间恒温两天,然后降温,同时测定平衡点;到达平衡点之后,将温度提高到平衡点温度以上0.2~0.5℃,随后6~24个小时之内降至平衡点,然后0.05℃/天的速度降温20天,之后改为0.10℃/天继续降温,60~80天后得到溴化汞单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原子为1-4的醇为乙醇、丙醇或异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3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