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动可调导轨磨削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8172.0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春明 |
主分类号: | B24B19/14 | 分类号: | B24B19/14;B24B41/02;B24B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6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可调 导轨 磨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曲面的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浮动可调导轨磨削机,特别适用于水轮发电机“导叶”凹形包络曲面磨削加工。
背景技术
“导叶”是各大、中、小水利枢纽工程中水轮发电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凸凹包络曲面的曲率是依据河流大坝水的落差、水中杂质含量等多因素计算设计的各种不同规格不同曲率的凸凹包络线,基本形状如图4所示,它的主要功能是改变水垂直为切向冲击水轮机转轮,而且可控制开启度达到控制水流量的目的。“导叶”的凹形包络曲面的加工属于较为复杂的机械加工工序,其铸钢坯料,基本上均有8-16毫米的加工余量,在微机控制的“三维坐标龙门镗铣床”进行加工,不言而喻其产品质量是合格的,但是精机粗用的加工工时费用高,而且机床粗加工也损耗了机床精度。为了解决上述导叶毛坯的粗加工问题,有人采用手工控制“碳弧气刨”进行粗刨包络型线,其缺点是手工刨容易造成包络型线受损,从而又要进行补焊,而且“导叶”局部受热易变形,造成坯料包络型线形状整体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动可调导轨磨削机,包括控制部分和床身,床身为方框形的支承架,在上平面支承有与端边铰接的转动支臂导轨,导轨上安置有磨头小车,在床身的底部设置有浮动支撑。
所述的转动支臂导轨为在三角形的铰接框的底边垂直连接有一对平行的导轨,三角形的顶角有单铰点与机身铰接,可作60°角转动。
所述的磨头小车由四轮支承在导轨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砂轮支架及电机驱动的砂轮。磨头小车可在电器控制下作往返运动,砂轮可作上下伸缩调整。
所述的浮动支撑为4个前、后、左、右呈菱形分布的液压支撑装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
1、尽管“导叶”凹型包络型线的纬线是曲率的,但通过R中心点辐射的任意经线均是直线,只要找到两头纬线截面的任意同一经线的基点,利用“两点成一线”原理即可磨削出若干经线连成的曲面符合图纸要求的曲面。
2、浮动可调导轨磨削机磨出的曲面可有效地防止导叶的变形,表面粗糙度也较高,可只留1毫米的加工余量,大大降低了微机控制的三维坐标龙门镗铣床的加工成本,降低机床的磨损。
3、此种粗加工方法加工速度快,一般2-3个月才能生产1台机组的导叶(每台16片),现在一般一个月能生产20-24片。
4、导叶加工调整方便,适宜各种“水头”的导叶,粗加工精度高,运行可靠,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4为加工工件导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的床身5为方框形,其上平面活动支承有转动支臂导轨4,通过铰节6单铰连接,转动支臂导轨4可左右转动20°,转动支臂导轨上架有磨头小车5,磨头小车5由电器控制电机驱动可在导轨上作往复运动,磨头小车5上装有电机驱动的砂轮,作磨削工作,砂轮悬挂装置可以上下调整。工作导叶3安放在浮动支撑点2上,浮动支撑2的四个支撑点由液压控制可自由调整上下高度,工件上机时调整半径R与机床相符,达到正确位置。依据导叶3两头纬线截面基础凹形包络线,调整浮动支撑2的各点,达到与导轨平行,转动支臂导轨4上的磨头小车5,利用两点一线原理即可磨出导叶3中心线即中心经线的曲面,转动支臂导轨4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砂轮宽的距离,左边一个浮动支撑点上浮,右边一个浮动支撑点略下降即可磨第二条经线,如此类推,连成一片的经线即可形成包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春明,未经徐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废旧线路板制作建筑模板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左右盖板组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