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量直流融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7959.5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澍森;吴夕科;陈晓燕;石延辉;左文霞;程军照;李敏;桂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H02M7/12;H02M7/162;H02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直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属于电力输电线路的融冰设备。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在冬季覆冰是电力系统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因覆冰引起的供电中断,甚至电网解列等事故后果通常极为严重,修复工作难度大、周期长。为解决这一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难题,世界各国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目前输电线路除冰主要有热力除冰、机械除冰、被动除冰等方法。因高压输电线路大多架设在荒郊野外、崇山峻岭之间,一旦产生覆冰,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采用机械法除冰难以达到及时除冰的目的。因此热力融冰仍是目前可行的常用方法。
热力融冰采用交、直流电流均可,但实施上有很大的差别。采用交、直流电流热力融冰的现有技术及其不足如下:
1、“三相短路融冰法”
“三相短路融冰法”是将融冰线路的一端三相短路接地,在另一端施加合适的融冰电源,由较大的短路电流加热导线,使之达到融冰的温度。三相短路融冰法原理示于图1,若融冰电压为UR、三相输电线路并联阻抗为ZL,则融冰电流IR:
融冰电流IR必须大于输电线路的临界覆冰电流、而小于线路的安全电流,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融冰电压。即必须提供合适的融冰电源。在电网中只有两种途径提供融冰电源。
(1)发电机组,借助发电机及励磁设备,采用零起升流办法提供直流电流给线路融冰。该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是需要针对相应的线路联结融冰专用设备,临时改变发电机励磁系统接线,融冰前期准备工作量大,实时性和快速性较差,而且仅适用于中、短距离的线路融冰。
(2)系统电源,即在变电站选合适的电压等级作为融冰电源。由于UR的限制,要得到合适大小的IR,只能设法改变ZL,常用的方法是将若干条输电线路串接起来,以达到所要求的ZL;因此三相短路融冰法往往需要停运多条线路,尽管有些线路并不需要融冰,因此会使多条线路停运,造成不必要的停电损失。
三相短路融冰法主要还存在如下弊端:
(1)实施三相短路融冰,需将包括融冰线路在内的所有融冰回路中架空输电线停下来,融冰电源通常由系统提供,故只能采取冲击合闸方式,在系统电压较低、无功备用不足时可能会破坏系统稳定。
(2)融冰前期准备工作量很大,需要调度、运行、继保等多个部门配合,影响正常生产;
(3)三相短路融冰耗电量大,一次融冰所需电量通常都在数万kWh以上。
(4)该方法仅对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可行,由于融冰电源难以解决,对500kV及以上线路基本无法实施,即用较低电压等级作融冰电源,所能融冰线路太短;采用高电压等级,需要系统提供巨大的无功功率。例如对4×LGJ300、4×LGJ400、4×LGJ500三种500kV常用导线,施加不同等级电压,满足最小融冰电流条件下,所能融冰线路的长度及所需无功功率计算结果列于表1;
表1线路长度及所需无功容量
注:上述三种500kV线路最小融冰电流分别取2.8kA、3.2kA、4.0kA;
计算表明,用35kV、220kV系统作为融冰电源,可融冰线路最长分别不超过25km、169km;而用500kV系统作融冰电源,线路长度基本可满足要求,但需要系统提供2000Mvar以上的无功功率,一般变电站无法提供如此巨大的无功储备。
综上所述,三相短路融冰法无法满足500kV输电线路融冰需要,对较低的电压等级融冰也存在问题。研究、计算表明,采用直流融冰技术则可克服以上弊端。
2、“直流融冰法”
由于500kV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线路的分布电容大,而直流电阻只有交流阻抗的10%左右,交流短路融冰时,融冰电源需提供大量无功用于线路充电,作用于电阻发热的部分相对很小。因此要得到同样大小的融冰功率,采用直流电流融冰所需电源容量将小得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未经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防盗汽车音响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