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隧道复合衬砌层间渗水纵向防窜流构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7842.7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梁巍;乔春江;杨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隧道 复合 衬砌 渗水 纵向 防窜流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隧道衬砌防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水下隧道复合衬砌层间渗水纵向防窜流构造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水下隧道衬砌类型变化处理。
背景技术
水下隧道复合衬砌有全封闭衬砌、限制排水衬砌和自由排水衬砌三种形式。全封闭衬砌主要用于承载能力低、渗水量较大的软弱围岩地段及水下风化槽地段,这种衬砌的特点就是在支护结构上考虑了全部水压力,初期支护按承担大部分围岩压力及少部分静水压力考虑,而二次衬砌则按承担小部分围岩压力及大部分静水压力考虑。限制排放衬砌一般用在水下II~III级围岩地段。为了减少整个隧道内的排水总量,拱部及边墙背后仅设置防水层,但不设置排水系统,且路面下不设置仰拱,下部地下渗水通过完善的排水系统排至两侧边沟。其特点是二次衬砌将承受较大水压力,但是要大大小于同等条件下作用在全封闭衬砌上的水压力,更有利于提高隧道支护结构可靠性,降低支护费用。排导衬砌主要用于岩体相对完整的水下或陆域地段,这种衬砌的特点就是在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以保证从二次衬砌背后渗流出来的地下水不受限制地自由排放,不考虑水压力的影响,其支护费用最低,但由于结构薄弱,一旦有水压作用其上,更容易破坏。
三种形式的衬砌考虑了各自的受力特点与防排水性能,如果水下隧道的防排水系统不考虑这三种衬砌类型的特点,不在这三种衬砌的分界面之间采取一定的措施,仅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板,则三种复合衬砌层间渗水会发生纵向窜流,从而加大作用在排水衬砌之上的水压力,严重时可导致隧道衬砌坍塌。水下隧道复合衬砌层间渗水纵向窜流危害极大,它不但在排水衬砌段产生过高水压力从而破坏衬砌,而且加大了隧道对地下水的排放,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提高运营期间抽排水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水下隧道复合衬砌层间渗水纵向防窜流构造方法,该方法构造简单,操作简便,解决了全封闭复合衬砌背后的地下水向限制排水及自由排水复合衬砌一侧发生窜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其步骤如下:
A、清除初期支护表面的灰尘、杂物。
B、干燥的初期支护表面洒水彻底润湿。
C、将水泥和水进行机械搅拌均匀,水灰比为1∶1。
D、在初期支护基层上弹出卷材铺贴控制线,采用滚铺法(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防水卷材施工工艺)铺贴贴必定BAC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将贴必定BAC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对准基准线,用裁纸刀把隔离纸轻轻划开,注意不要划伤贴必定BAC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从贴必定BAC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背面缓缓撕开隔离纸,同时将提前配制好的防水水泥浆均匀铺抹在初期支护的基层上并将贴必定BAC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沿基准线慢慢向前滚铺。水泥浆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应符合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规定。卷材滚铺同时用抹子轻轻抹压卷材上表面,排出卷材下表面的空气,使卷材与水泥浆紧密贴实。水泥浆层质量直接影响到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层面一定要坚实、平整、清洁,无疏松麻面、无浮杂污物,阴阳角做成顺直的圆弧形。滚铺贴必定BAC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时水泥浆不得污染卷材边缘的自粘胶面,若有不慎污染要及时清理干净。
E、待水泥浆初具强度后,将贴必定BAC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与两侧的复合防水层焊接。
F、复合防水层施工完毕应尽快采用钢模板台车泵送浇筑二次衬砌。施工复合防水层之前,应将各种穿复合防水层管道及预埋件等安装固定好,以避免在复合防水层施工好后,打洞凿孔,破坏复合防水层,留下渗漏隐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方法简单,施工方便,效果明显,解决了水下隧道初期支护与复合防水层之间渗水纵向窜流问题,可有效防止了抗水压衬砌背后渗水向非抗水压衬砌段的渗流,对采用钻爆法建设的水下隧道,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下隧道复合衬砌类型纵向分布及纵向防窜流构造方法位置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水下隧道衬砌分界面防排水横断面图
图3为一种水下隧道纵向防窜流构造纵断面大样图
其中:1-全封闭衬砌,2-限制排放衬砌,3-自由排放衬砌,4-纵向防窜流构造,5-隧道,6-围岩,7-二次衬砌,8-初期支护,9-贴必定BAC双面自粘式防水卷材,10-防水水泥浆,11-复合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