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多播传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7674.1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0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状;张杨帆;孙俊;王德胜;林宏志;周宗仪;朱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中数据链路层的多播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内最为活跃和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无 线环境与有线环境相比,通常具有误码率高、带宽低、时延大以及移动频 繁等特性。因此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中,需要灵活有效的数据传输机制。
针对无线链路上信息传输可靠性不高的特点,自动重传请求ARQ技术 通常被用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ARQ使用数据帧作为传输单位,数据信息 在ARQ发端先被分成若干帧,然后进行传输。利用反馈和计时器超时等方 法,发端能够发现在传输中丢失的帧并自动进行重传。接收端将接收到的 数据帧进行重排序,恢复成数据信息并提交给上层。ARQ可以向高层提供 可靠的链路传输服务,但其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付出的代价是增加了链路 时延。尤其当重传次数较多时,ARQ会产生长而可变的时延,同时占用数 据帧正常传输需要的链路资源。而且,在多播无线通信环境下,单一的信 源会同时给多个接收方提供数据流。如果在接受方数量庞大的情况下支持 ARQ,很有可能会出现信源不断的处理接收方的ARQ消息,影响无线通信 系统的健壮性和正常通信业务的实施。
喷泉码最初就是为了解决可靠多播问题而提出的。所谓喷泉码,是指 该种编码可以由k个原始数据分组生成任意数量的编码分组,而接收方只 要收到其中任意m个编码分组,即可通过译码以高概率成功恢复全部原始 数据分组。一般情况下,这里的m略大于k。上述的喷泉码编码过程就如 同源源不断产生水滴(编码分组)的喷泉(编码器),而我们只要用杯子(译码器) 接收足够数量的水滴,即可达到饮用(成功译码)的目的。基于喷泉码的解决 方案由于单向组播没有反馈,用户增长对于发送方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具 有很强的健壮性。为了获取k个原始分组,用户需要接收m≈k个编码分组, 接收效率接近于1,喷泉码有着近乎理想的接收效率。喷泉码同时还可以适 应异质用户,即具有不同丢包率或带宽的用户互不影响,劣质用户不会牵 制优质用户。但是,在每一次编码过程前,喷泉码需要等待k个原始数据 的到达,对于平均到达速率较低的具有突发特性的业务而言,喷泉码的延 时将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适应多播传输方法,缩短了无线通信中 的总时延,提高了传输效率。
一种自适应多播传输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信源接收待发送的数据包,初始化门限T。
(2)信源记录当前缓存数据包的包数M,比较M与门限T的大小, 如果M>T,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3);
(3)信源确定采用ARQ技术,进入步骤(5);
(4)信源确定采用喷泉码技术,进入步骤(5);
(5)信源按照已确定的技术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向各接收方发送数据 包,本轮发送结束;
(6)各个接收方反馈接收数据情况信息给信源,信源进入步骤(2), 接收方若成功接收数据包,进入步骤(7),否则继续等待;
(7)接收方解析数据包,判断该数据包传输类型,若属于ARQ技术, 进入步骤(8);若属于喷泉码技术,进入步骤(9);
(8)接收方按照ARQ技术进行解码,进入步骤(10);
(9)接收方按照喷泉码技术进行解码,进入步骤(10);
(10)接收方将解码得到的数据送交应用处理,本轮接收结束。
所述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包括包头和数据信息两个部分,包头中包含 编码方式,数据信息部分为传送的有效数据信息。
本发明为将要发送的数据包数设置门限T,当数据包数M≤T时,代表 在某个小时间段内,数据信息业务到达速率比信源单个处理数据包的速率 低,业务突发性不高,数据包基本不积压,适合使用ARQ技术,简单快速 的传输数据,减少系统开销;当M>T时,代表在某个小时间段内,数据 信息业务到达速率比信源单个处理数据包的速率高,业务突发性强,导致 数据包积压严重,此时用喷泉码就可以很好地提高传输效率从而减小后面 包的进一步积压,适合使用喷泉码技术,同时避免ARQ技术的反馈开销, 增加系统的健壮性。本发明通过设定参数和自适应方法,使ARQ和喷泉码 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避开其分别处于劣势的传输环境,使 多播系统实现高吞吐率低时延的传输性能,大大提高传输效率,增强系统 健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酸阿托品眼用即型凝胶
- 下一篇: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