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座式单轨车辆随动转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7574.9 | 申请日: | 2008-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许恒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恒梅 |
| 主分类号: | B61F9/00 | 分类号: | B61F9/00;B61B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003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座式 单轨 车辆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转向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随动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轻轨PC梁跨座式单轨车辆均采用弹性弯道转向装置,采用的是通过弹簧安装在车体上的导向轮转向,车辆运行时当某一侧导向轮受到的水平作用力大于另一侧导向轮受到的水平作用力时,在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车辆向该侧偏移,直至两侧导向轮受到的水平力重新平衡,车辆重新回到线路中间,这种现象会周而复始的出现在车辆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当线路出现较大的曲线时,曲线内侧导向轮受到较大的水平力,弹簧被压缩,而外侧导向轮会离开导向面,内侧导向轮推动走行轮滑移,实现车辆转向;使用这种弹性导向结构的车辆,在低速运行时轮胎的左右偏摆并不明显,但在高速运行时轮胎的左右偏摆将十分明显,既不利于车辆安全运行,也容易导致轮胎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随动转向装置,当使车辆在轻轨PC梁上运行时,线路两侧导向轮始终不离开导向面,能够保证车辆始终跟随线路特征保持灵活的随动转向。
本发明包括走行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在轻轨PC梁上运行的跨座式单轨车辆,其走行轮的两侧装有整体式转向装置。
所述转向装置是左右转向轮之间通过轴销与拐臂连接杆铰接为整体,两个转向轮通过转向曲臂分别与走行轮刚性连接。由此构成的整体,可以保证转向轮的中心距不变,使之始终紧贴PC梁的导向面,并传递走行轮的转向力距。
所述转向装置通过轴销铰接在车体下方的连接板上。由于转向部件全部铰接在车体下方的连接板上,构成了平行四边形的杠杆运动结构,可以共同围绕PC梁的曲线实现转向。
使用状态时,转向轮在走行轮的带动下始终紧贴PC梁的导向面前后移动,同时在PC梁导向面的反作用下通过轴销灵活转动,并通过转向曲臂带动走行轮跟随转动,各转向轮、走行轮在拐臂连接杆的约束下同步转动,以此实现车辆跟随路线特征的随动转向。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轨车辆采用弹性导向,容易出现周期性偏摆和通过曲线时导向轮离开PC梁导向面的问题,其灵活、稳定的随动转向结构,充分运用了平行四边的杠杆原理,可使车辆走行轮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始终沿着PC梁的导向面轨迹随动转向,本发明具有灵活、稳定的转向特点,并可减少轮胎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走行轮和转向轮置于PC梁上方状态侧视图。
图中:1、转向轮,2、拐臂连接杆,3、走行轮,4、转向曲臂,5、拐臂,6、轴销,7、轻轨PC梁,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实施例所示:可在轻轨PC梁7上运行的跨座式单轨车辆,其走行轮3的两侧装有整体式转向装置,转向装置是左右转向轮1之间通过轴销6与拐臂连接杆2铰接为整体,两个转向轮1通过转向曲臂4分别与走行轮3刚性连接,转向装置通过轴销6铰接在车体下方的连接板8上。
图2、3所示:走行轮3置于轻轨PC梁7的上方,两个转向轮1分别紧贴在PC梁7两侧的导向面上,运行状态时,走行轮3在PC梁7上高速运行,带动两侧转向轮1紧贴PC梁7两侧导向面前后移动,当线路特征改变时,由于拐臂连接杆2的约束,左右转向轮1始终紧贴导向面运行,同时在导向面的反作用力作用下按路线特征转动,并通过转向曲臂4带动走行轮3也同时转动,从而保证走行轮3始终沿线路的轨迹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恒梅,未经许恒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方向盘
- 下一篇:车顶正循环的汽车车厢内的空气循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