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塔架缆索起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7514.7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沙权贤;李范山;袁长春;王学哲;林凤国;孙立新;王成双;刘志;李志辉;刘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1/00 | 分类号: | B66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33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塔架 缆索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索起重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塔架缆索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份缆索起重装置基本由塔架、承重索导挠系统、牵扯引索导挠系统、起重索导挠系统、动力源、后锚等组成。利用两台卷扬机绳索的一进一出,来实现重物的移动、起升。但是,相对此类缆索起重装置存在塔架投入费用高、卷扬机台数多、运行机构及起升机构运行不平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以悬挂于两支点之间的钢索作承重结构,利用载重的运行小车,在其上往返运移动进行重物归装作业的一种缆索起重装置。此装置尤其适用于在V字型峡谷之间运输重物。
本发明利用V型山谷地形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供一种新型缆索起重装置,本装置不仅舍弃了传统缆索起装置所需的塔架、减少了卷扬机的台数,并彻底的解决了运行机构及起升机构运行不平稳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塔架缆索起重装置,包括拉索、运行小车、卷扬机和支索器,其特征是:在基础内埋设稳定的板单元结构件,使其与组合式索鞍相连接,将主索拉力传递到基础上。
本发明无塔架缆索起重装置,稳定的板单元结构件为钢构件固定在基础内与基础连成整体。卷扬机为切口为半圆形索槽的螺旋摩擦卷扬机。支索器走行轮和支轮系统间增设吊轴,使走行轮和支轮系统变为铰接。
采用螺旋摩擦卷扬机和运行小车在设计上解决了缆索起重装置运行机构和起升机构运行不稳定问题;在原有链式支索器的基础上,改进部分构造形式,实现了支索器的运行顺畅和平稳。
目前国内缆索起重机牵引形式较多,但受牵引设备的功能单一,投入设备较多,运行不同步、不稳定、操作不便、能源消耗较大,施工成本大等问题,本发明无塔架缆索起重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用双向双筒螺旋摩擦卷扬机。钢丝绳与卷筒的摩擦系数主要与卷筒的索槽形式和卷筒材料及润滑条件等因素有关。为了增大卷筒的驱动能力,国内一般在卷筒上开设楔形索槽,但楔形索槽在运行过程中使钢丝绳承受很大的挤压应力,索槽不断磨损、索槽形式改变、对钢丝绳寿命影响很大驱动能下降。为了获得比较稳定的驱动能力,本发明无塔架缆索起重机使用比较合理的具有切口为半圆形索槽。通过实践使用也充分证明具有切口为半圆形索槽比较合理耐用。
运行小车具有三大部分:车身、定滑轮部分、动滑轮部分。本发明无塔架缆索起重机在本缆索起重机运行小车设计能够在承重索上运行自调平衡,他与双向双筒螺旋摩擦卷扬机作为运行和起升机构,成功解决了缆索起重机运行机构和起升机构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对于大跨度、大吨位缆索起重机而言,因其牵引、起重索的绳径和绳长都很大,施工过程中,在风荷载和外力作用下极容易产生缠绞现象,严重影响缆索起重机的正常使用;同时由于起重索绳径、绳长很大,起重索的自重很大,这样导致施工中要大大增加吊具的配重来平衡其自重。对于上述问题,一般都是通过支索器来解决。传统的支索器,其走行轮和支轮系统是刚性连接的,是一个整体,极大地制约了其灵活性和作用的发挥。针对这个通病,本发明无塔架缆索起重机在支索器走行轮和支轮系统间增设了一根吊轴,使走行轮和支轮系统由传统的刚性连接变为铰接,能灵活自由活动。极大改善了支索系统的灵活性,使其作用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施工成本、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精度、简化了操作系统、确保施工安全可靠。
本发明无塔架缆索起重机中承力架预埋带,索鞍中的滑轮组,运行小车,链式支索器等结构都采用了“稳定的板单元”设计计算,也就是说各结构的材料都采用的是钢板;而传统缆索起重机中的结构采用的是型钢结构(各种规格的工字钢和槽钢等);采用板材的优点是板材重量减轻、省材、受力稳定可靠、组装及拆卸方便。
双向双筒螺旋摩擦牵引卷扬机的牵引形式解决了传统卷扬机的牵引形式功能单一、运行不同步、不稳定、操作不便、能源损耗较大、施工成本加大等问题;传统的卷扬机都采用的是光面卷筒和楔形索槽卷筒,缺点就是在运行过程中会使钢丝绳承受很大的挤压应力,导致索槽不断磨损,使索槽形式改变,对钢丝绳寿命影响很大,驱动能下降。而半圆形索槽结构中,当钢丝绳由于索槽的磨损而下降时,仍有固定的支承面,因而获得比较稳定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承重索与锚碇连接方式对比图;
图2为运行小车、定动滑轮组装图;
图3为板单元结构钢构件的缆索起重机索鞍基础图;
图4为支井河特大桥无塔架缆索起重机组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马桶及翻盖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输精管通瘀膏制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