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鉴别周围神经束性质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7033.6 | 申请日: | 200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6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骆清铭;曾绍群;周炜;吴钰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鉴别 周围神经 性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神经显微外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染色标记、快速识别周围神经束性质的方法,它适用于神经断裂再接、神经移植等领域。
背景技术
周围神经中含有运动和感觉两种神经纤维成分。在神经移植和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修复中,难点之一是不能正确分辨出神经束的性质,由于不能实现两断端相同性质神经束正确缝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手术的效果很差;若能实现神经两断端感觉束对感觉束、运动束对运动束正确吻合,将极大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率。因此术中如何快速准确地鉴别周围神经运动束和感觉束,成为当今显微外科研究中极其关注的难题。
(一)解剖组织学形态定位法
Bardeen(1906)最早观察了闭孔神经和坐骨神经的神经束性质,后来Sunerland等(1945)用组织学方法对人体主要神经干作了连续切片观察,钟世镇等(1980)用醋酸浸泡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追踪观察了成人尸体的神经束和束组。对于干内运动、感觉束的分布进行了规律性的描述,并绘制出四肢主要神经干断面功能束或束组的局部定位图,韩震等(1986)用自然分束分离法进行简易的功能束组定位。1991年Watchmake用计算机系统对神经分布做出分析并绘制出更加精确的图谱。但是,此方法在临床中由于创伤后出血、神经断裂后位置扭转及解剖位置变异等原因无法根据图谱来定位,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限制。
解剖形态图法是最早的一种神经功能束定位方法,但神经束位置常受外伤扭转、个体差异、肢体长短等因素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区别对合;而本方法不受个体差异性影响,可以直接显示出神经束性质的差异性;
(二)电生理方法
该方法是应用神经电生理传导的原理,对神经纤维进行电刺激,通过效应器官的反应来鉴别神经束的性质。Sunderland(1978年)指出,电刺激只可针对在神经断伤后的新鲜样本,损伤部位应是相对接近远端;其次整个过程需要病人配合,只能在局麻下进行;且刺激有时不能产生一个明确的感觉,偶然还会产生感觉异常。
电生理法需病人保持清醒,且对超过三天的陈旧性损伤无反应,亦不能准确区别功能束,因此近年来已很少应用于临床;本方法因为不需要神经反射活动,完全不受病人身体情况的影响,能够客观、快速、直接的显示出周围神经束的性质。
(三)酶组织化学法
1.乙酰胆碱脂酶组织化学法
乙酰胆碱脂酶(AchE)在周围神经中含量较高,尤其是在胆碱能神经。已知躯体运动神经,全部副交感神经和小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都属胆碱能神经。因此运动神经纤维中AchE远高于感觉纤维,通过AchE组织化学法来鉴别周围神经运动束与感觉束是可行的。虽然AchE组化法可大概区别两种神经纤维,但在临床上由于受损神经远端的华勒氏溃变(Walleriandegeneration),AchE含量及活力降低而影响组化染色,只能对新鲜的或近期的损伤进行区别,因而临床难以推广。该方法对于陈旧性损伤往往难于鉴别。
2.碳酸酐酶(CA)法
该法是利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其活性差异,以区别周围神经功能束的方法。Riely在1984年用此法对大鼠脊神经进行研究时发现,在感觉神经轴突明显着色而运动神经纤维轴突不着色,仅髓鞘染色,整个操作时间3h。也有学者报道利用乙酰胆碱脂酶法和碳酸酐酶同时对神经束进行染色,效果优于以往的单一的一种方法。但是酶组化法共有的缺点,即仅对新鲜损伤效果较好,染色时间较长,限制了临床进一步应用。
用酶组织化学法区别感觉与运动神经束,只能对新鲜的或近期的损伤进行区别,需要染色标记,需时较长、特异性较差,而且不同受伤程度神经酶活性的影响较大;本方法过程简单,不需要进行任何染色操作,时间短(仅15分钟),分辨性好,不受酶活性的影响,而通常的酶组织化学方法需要几个小时;
(四)放射生物化学方法
通过测量酶催化底物所产生的产物,来进行酶活性测定的生化方法就是放射生物化学法。如果将底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则酶活性可根据酶反应所产生的放射性产物来测定。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在运动纤维中活性比感觉纤维中要大,故二者均可用放射化学方法测定鉴别运动束和感觉束。这种方法从取材到结果需70-80min,但是只对新鲜损伤有效,对于陈旧性损伤常因酶活性下降效果欠佳。同时由于ChAT放射化学技术要求高,代价大,故临床应用有一定困难。
放射生物化学方法同样只对新鲜损伤有效,并且技术要求高,代价大,临床应用价值较小;本方法整个实验过程简单实用,使用的均为医院常规仪器,成本低,不需额外投入。
(五)免疫学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