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雪灾的输电线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7021.3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毛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道义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雪灾 输电 线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雪灾的输 电线路。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天,冰雪凝结在输电线上,输电线承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输电线存在着被压断的危险,对电力输送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一旦输电线 被冰雪压断,将带来的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无法估量的灾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在冰雪覆盖在输电线上时,自动对电线加 热使冰雪融化的防雪灾的输电线路,包括:电热丝,输电线,冰雪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变压器,电路板,天线,连接线,钢丝绳,铁塔,遥控器。 其方案是在输电线里面增加了电热丝,通过温度传感器、冰雪传感器和电 路板控制电热丝的加热。
输电线的中间有钢丝绳,用来增大输电线的强度,钢丝绳的外面包上 一层绝热材料,绝热材料的外面绕上电热丝,电热丝的外面是绞合的铝线 或铜线,电热丝与外面的绞合铝线或铜线是绝缘的。
电路板的组成包括直流电源,施密特触发器,红外线调制解调器,无 线接收模块,继电器开关。
温度传感器,冰雪传感器的工作面朝下,避免阳光照射。温度传感器 是一个温度感测器集成电路,可将温度转换成电压,这个电压经一个施密 特触发器处理后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控制冰雪传感器的工作电源,冰雪 传感器只在温度较低时才工作。冰雪传感器是一对红外线发射接收对管, 当有冰雪包裹在输电线上时,冰雪传感器的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发射的红外 线会经冰雪表面反射到红外线接收二极管上。
对输电线里的电热丝加热是分段进行的,每段电热丝由一个变压器供 电,变压器同时对电路板供电,连接线用于连接输电线里的电热丝,钢丝 绳在输电线的里面增大拉伸强度,钢丝绳与相邻段输电线里的钢丝绳连接。
电路板上有带编码的无线接收模块,可以解调出遥控器发出的编码开 关信号,这个开关信号控制模拟电子开关集成电路短路相应的电阻使运算 放大器的同向端电位发生改变,实现温度传感器的上限温度和下限温度的 调节,电路板上有红外线调制解调器可产生调制的脉冲信号,使红外线发 光二极管产生红外线脉冲串,也可以解调出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红 外线脉冲串信号,这个信号接通继电器开关对电热丝供电加热。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冰雪季节,当输电线的外面包裹着冰雪时,电路 会自动接通电热丝加热使冰雪融化,而且可以照常供电,避免了因输电线 上的冰雪过重压断输电线而造成的停电灾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1.电热丝,2.输电线,3.冰雪传感器,4.温 度传感器,5.变压器,6.电路板,7.天线,8.连接线,9.钢丝绳,10.铁 塔,11.遥控器。
图2是本发明的组成方框图,T是变压器,D1是红外发光二极管,D2 是红外接收二极管,R是电热丝,虚线内是电路板的组成部分,B是直流 电源,D是施密特电路,Rt是温度传感器,IR是红外线调制解调器,RF 是无线接收模块,J1是继电器开关,J2是继电器开关。
图3是温控检测部分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所示,防雪灾的输电线路,包括:电热丝1,输电线2,冰 雪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变压器5,电路板6,天线7,连接线8,钢丝 绳9,铁塔10,遥控器11,在输电线2里面增加了电热丝1,通过温度传 感器4和冰雪传感器3控制电热丝1的加热。
输电电线的实现:
方案一:如附图1所示,输电线2的中间是钢丝绳9,用来增大输电线 2的强度,钢丝绳9的外面包上一层绝热材料,使电热丝1的发热尽快传递 到输电线2的表面,绝热材料的外面绕上一根电热丝1,电热丝1的外面是 绞合的铝线或铜线,电热丝1与外面的绞合铝线或铜线是绝缘的。
对输电线2里的电热丝1加热是分段进行的,电热丝的架设距离每段 可设为1000米,分段后的多根输电线2里面的电热丝1之间用连接线8相 连后,接在变压器5上供电,变压器5同时对电路板供电。
方案二:在输电线2的里面装上两根绝缘的电热丝1,其它的结构与方 案一相同。在每段输电线2的一端将两根电热丝1连接在一起,输电线2 的另一端的两根电热丝1接上变压器5的加热电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道义,未经毛道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