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变速箱电磁力离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6635.X | 申请日: | 2008-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善平 |
主分类号: | F16D27/112 | 分类号: | F16D27/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30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变速箱 磁力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的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力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中广泛采用的手动挡离合器基本上都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式离合器,发动机的飞轮是离合器的主动件,带有摩擦片的从动盘与变速器的主动轴连接,弹簧将从动盘压紧在飞轮端面上。发动机转矩靠飞轮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起作用而传到从动盘上,由此将动力传递下去直至车轮。弹簧的压紧力越大,则离合器所传递的转矩也越大。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汽车自动控制的程度越来越高,上述离合器因结构原因不便于自动控制。而摩擦式离合器由离合器踏板、总泵、分泵、飞轮、从动盘、离盖板、压板、分离轴承、分离拨叉等部件组成,结构比较复杂。自动变速箱虽然便于自动控制,但车辆动力要求比摩擦式离合器要高,结构更加复杂;价格比摩擦式离合器贵4倍以上,且使用油耗相比要高20%以上。
本申请人申请了《汽车电磁力离合器》(专利申请号2007100750592.4),它包括线圈铁心、线圈、飞轮、离合器片、飞轮壳、离合器壳,离合器片固定在变速箱的变速器第一轴上,飞轮固定在曲轴上,线圈及铁心包覆在铁壳内并固定在离合器壳前端,变速箱通过离合器壳连接在飞轮壳上,上述的飞轮外圈内侧与离合器片外圈滑动配合,通过控制电路使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利用飞轮旋转切割磁力线带动离合器片旋转从而带动汽车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汽车起步、换挡简单方便,车辆滑行时处于怠速状态,节油的汽车变速箱电磁力离合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汽车变速箱电磁力离合器,在变速箱壳体10内的离合器片通过花键安装在变速箱的第一轴13上,且可轴向移动,变速箱第二轴14装有车轮转速传感器15,飞轮盘4固定在发动机曲轴5上,轴瓦6、轴承7安装在发动机曲轴5上,飞轮从动盘3固定在飞轮盘4上,离合器压盘18安装在飞轮从动盘3上,且可上轴向移动,线圈11包覆在线圈罩壳9内、线圈罩壳9固定在变速箱壳体10前端,变速箱壳体10连接在发动机缸体1上,上述的飞轮从动盘3凹陷部分包裹在线圈罩壳9凸出部分上,且飞轮从动盘与线圈罩壳滑动配合,变速箱壳体上装有发动机转速传感器2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汽车发动机起动时:变速箱必须置于空挡位置。
当汽车起步时:通过本发明用的线圈11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使得本发明的飞轮从动盘3吸住离合器压盘18,使飞轮盘4与离合器片2分开,发动机曲轴5与变速箱第一轴13分离;进档后,通过本发明用的线圈11逐步减少电流直至断电,使电磁力逐步减少直至消失,使得离合器压盘18逐步压紧离合器片2,使发动机曲轴5与变速箱第一轴13逐步同步运转,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当汽车换档时,通过本发明用的线圈11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使得本发明的飞轮从动盘3吸住离合器压盘18,使飞轮盘4与离合器片2分开,发动机曲轴5与变速箱第一轴13分离;换档后,通过本发明用的线圈11逐步减少电流直至断电,使电磁力逐步减少直至消失,使得离合器压盘18逐步压紧离合器片2,使发动机曲轴5与变速箱第一轴13逐步同步运转,保证汽车换档时工作平顺。
当汽车制动时,当汽车速度降低到一定的时候,通过本发明用的线圈11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使得本发明的飞轮从动盘3吸住离合器压盘18,离合器压盘18与离合器片2分开,发动机曲轴5与变速箱第一轴13分离,防止传动系过载。
本发明其结构简单,安装比较方便,使用时,在离合器控制电脑的控制下,使汽车起步、换挡同自动变速箱车一样简单方便,但比自动变速箱车省油2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a、b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a、b,本发明的离合器片2通过花键装在变速箱的第一轴13上,且可沿变速箱的第一轴13作轴向移动,变速箱第二轴14上装有车轮速度传感器15,飞轮盘4固定在发动机曲轴5上,垫有铝合金园圈19飞轮从动盘3通过飞轮从动盘固定销8安装在飞轮盘4上。离合器压盘装在飞轮从动盘3上、且可沿轴作轴向移动。发动机曲轴5上装轴瓦6、轴承7等,线圈11固定在线圈罩壳9上,线圈罩壳9固定在变速箱壳体10前端上,变速箱壳体10与发动机缸体1连接。飞轮从动盘3凹陷部分包裹在线圈罩壳9凸出部分上,飞轮从动盘3与线圈罩壳9滑动配合,变速箱壳体10上装发动机转速传感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善平,未经刘善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6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