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皮荻絮浮漂的制作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6588.9 | 申请日: | 2008-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6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伟 |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1000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去皮 浮漂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用新型材料荻絮制作浮漂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初,悬坠钓鱼法从台湾传入我国内地,该方法以信号灵敏、准确而快速地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悬坠钓鱼法所用的立式浮漂通常由漂脚、漂身和视标三部分组成。对于漂身材料目前多采用孔雀翎,巴尔杉木以及带皮的荻秆等比重较小的材料制作,孔雀翎属于动物性质的材料而数量有限,通常用于制作高档浮漂;巴尔杉木材质比重较大,制作出来的浮漂的灵敏度不是太理想;获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市,材料容易采集,密度很小,非常适合制作浮漂。目前用于制作浮漂的获通常选用的是开花的那一节,采用4-2或4-4刀法切割、粘合而成-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浮漂称之为带皮荻漂(市场上所售的芦苇浮漂多为这种带皮荻漂,芦苇浮漂是荻漂的讹称),带皮荻漂灵敏度较高,广受垂钓爱好者的喜爱,但是这种浮漂由于皮的比重比内絮大得多,漂身的重量分布在漂身轮廓处,造成浮漂的信号不太稳定,在垂钓过程中可能由于外力的扰动出现虚假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去皮获絮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采用了新型材料,制作出来的浮漂浮力大,信号明显,原材料易找,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构造一种去皮获絮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材料采集预处理:
在每年的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二月采集获杆开花杆下面的第一节,将采集的获杆切段、去节后置入沸水中煮10~40分钟,以去除其中的糖份,然后捞出晾晒之完全干燥;
②穿孔:
将步骤①中处理后的获杆截取6~12cm的长度,然后用夹具夹持,用直径0.6~1.0mm的长柄钻头在荻杆轴向中心位置开一个通孔;
③去皮取絮:
将钻好孔的获杆用钢丝或者细绳从通孔中穿过,剥取获杆的外皮,不伤到获杆中的内絮;
④初成型:
按照设计浮漂的漂身用刀片将去皮荻絮杆初步处理,使之大致成型,然后用砂纸打磨光滑,打磨至漂身轮廓离中心通孔0.8~1.2mm左右停止;
⑤安装漂脚和漂尾:
取出去皮荻絮杆中的钢丝或者细绳,截取适当长度的碳素棒蘸少量白乳胶插入孔中作为漂脚,再截取适当长度的玻璃纤维棒或空心塑料管蘸少量白乳胶插入另一端作为漂尾;
⑥涂胶:
将步骤⑤所得的浮漂漂身用胶水涂抹,放置至胶水干透;
⑦车削:
将涂胶后的浮漂夹持在模型车床上,夹持部位为漂脚和漂尾,转速调整至1200转/分钟,缓慢进刀,切削去除多余的材料,切削深度约0.5mm,使漂身最终成形;
⑧处理漂脚和漂尾与漂身连接处
用丝线缠绕填平漂身与漂脚、漂尾连接处的台阶,然后涂抹上快干胶水涂抹,待胶水干透后,用砂纸打磨漂身与漂脚、漂尾连接处,使之能顺利、光滑过渡;
⑨处理漂尾:
用砂纸将漂尾磨细,按设计尺寸再用尺子和铅笔划分好格目,最后格目上涂刷好荧光漆。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去皮获絮浮漂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制作好的浮漂印图案和字:将设计好的图案和字反转打印在热转印纸上,用漂身所用的漆涂在要转印的图案和字上,再将图案和字对准漂身预定的地方、铺平压实,用电吹风将油漆吹干后揭去转印纸即可。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去皮获絮浮漂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漆步骤:将硝基清漆与稀释剂按1:4的比例调和,用中心带孔的氟橡胶皮作涂刷工具,将漂脚从氟橡胶皮中心孔中穿过到达漂脚与漂尾接合处,再在氟橡胶皮中心孔周围均匀地滴上适量的稀释油漆,然后一手捏住漂脚,一手拉橡胶皮匀速地向漂尾方向拉动,将油漆均匀地刷涂在漂体上,涂刷好油漆的漂直立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待完全干透后,按此法在重复上漆,总共需要刷涂四遍,达到漂身光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选材简单,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适宜大规模化生产;2、制作工艺简单合理,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3、所制作的浮漂浮力大,所需配铅重量与浮漂重量比值>3倍(市面所售孔雀翎浮漂的比值约为1倍多);4、信号明显,浮漂动作大,悬坠钓鱼法初学者很容易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荻絮是一种稀松多孔的絮状物,比重很小,同时轴向分布有筋脉,可以保证漂身有相当的强度,是做大浮力浮漂的理想材料。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1.材料采集与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伟,未经尹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65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