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场总线隔离传输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46391.5 | 申请日: | 2008-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4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东;庞季洪;姚志生;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神坤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12/40;H04B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詹永斌;吴彦峰 |
| 地址: | 610083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总线 隔离 传输 | ||
1.现场总线隔离传输器,包括
与第一总线电源(1)连接的第一隔离电源变换器(3)、与第二总线电源(9)连接的第二隔离电源变换器(7);
与第一信号总线(2)连接的第一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5)、与第二信号总线(10)连接的第二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8);
与第一隔离电源变换器(3)、第一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5)、光电耦合器(6)连接的控制电路(4);
光电耦合器(6)与第一隔离电源变换器(3)、第一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5)、第二隔离电源变换器(7)、第二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8)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4)包括第一延时电路(23)、第二延时电路(24)和触发电路(25),第一延时电路(23)、第二延时电路(24)分别与触发电路(25)连接;
所述第一延时电路(23)将由第一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5)产生的第一识别信号(15)延时后产生第一延时识别信号(21);第二延时电路(24)将由第二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8)产生的第二识别信号(20)经由光电耦合器(6)产生的控制识别信号(13)延时后产生第二延时识别信号(22);第一延时识别信号(21)和第二延时识别信号(22)被送入触发电路(25),产生第一控制信号(14)和第三控制信号(12);
其特征在于,第二延时识别信号(22)的延时大于第一延时识别信号(21)的延时的2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现场总线隔离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6)包括三个光电耦合单元,分别将由控制电路(4)传入的第一控制信号(14)耦合后作为第二控制信号(18)送给第二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8)、将由第一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5)传入的第一识别信号(15)耦合后作为第二驱动信号(19)送给第二总线识别与驱动器(8)、将由第二总线识别与驱动器(8)传入的第二识别信号(20)耦合后作为第一驱动信号(16)送给第一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5)和作为控制识别信号(13)送给控制电路(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现场总线隔离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总线(2)的信号经第一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5)识别后产生第一识别信号(15),一路送给控制电路(4),一路经光电耦合器(6)的一个光电耦合单元耦合后作为第二驱动信号(19),送给第二总线识别与驱动器(8),在第二控制信号(18)的控制下,驱动到第二信号总线(10)上;所述第二信号总线(10)的信号经第二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8)识别后产生第二识别信号(20),经过光电耦合器(6)的一个光电耦合单元耦合后,一路作为控制识别信号(13)送给控制电路(4),一路作为第一驱动信号(16)送给第一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5),在控制电路(4)送给第一信号总线识别与驱动器(5)的第三控制信号(12)的控制下,驱动到第一信号总线(2)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现场总线隔离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单元分别具有同相转换功能,即输入为低电平,输出也为低电平,反之则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神坤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神坤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63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带钢轧制的强迫展宽孔型结构
- 下一篇:连铸连轧生产线铜杆表面吹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