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通风消声隔噪的砖砌体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6359.7 | 申请日: | 200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1/82;E04B1/8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1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通风 消声 砖砌体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既能自然通风同时又能消声隔噪技术,尤其是适于临街建筑物的噪声消除,属建筑物的隔绝(E04B)类。
(二)背景技术:现有的与本发明接近的消声隔噪方法和装置,其主要的缺陷如下:①采用的消声隔噪方法主要是通过隔声窗方式,这种方式在窗户密闭状态时能消声隔噪,但不能同时实现空气流通;如打开窗户实现自然通风就不能将噪声阻隔。②隔声间的通风系统一般通过风机消耗电能实现室内通风换气,其通风管道与风机造成的振动和噪声很难消除,容易形成新的噪声源;风机长期运行,耗电高且容易将电机损坏,致使通风系统无法长期正常运行。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然通风消声隔噪的砖砌体,既能自然通风同时又能消声隔噪。其技术方案如下:
自然通风消声隔噪的砖砌体消声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见图1、图2,声波由阻共室1入口平行传入,在通过阻共室内传播到达内锥体顶的孔洞1.4时,一部分声能在锥筒壁的孔隙1.5(图2B)中摩擦而转化为热能所消耗;
2)见图1、图3,在阻共室多孔锥筒壁的孔隙中消耗一部分声能的声波穿过孔隙进入扩张室2内,因为通道截面的突变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阻抗的改变,而产生声波的反射、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此向外辐射的声能,达到消声的目的;
3)同时,在扩张室里的一部分声能分岔到旁通室进入干涉室,利用波的干涉原理,扩张室、旁通管中的声波在汇总处波长相同,相位相反,传播过程中,两波相互消弱或完全抵消,达到消声目的;(见图1)
4)见图1、图6,通过扩散-阻抗-干涉复合消声后的气流从缓冲室3内经锥体通道5.3最后从小气孔5.1流出,使依照此砌筑体修筑的墙体两侧的空气能自然通气,使使用此砌筑体修筑墙体构成的室内能实现自然通风又无噪声的功用。
见图2至图6,实现上述自然通风消声隔噪方法的砖砌体,包括阻共室部件、扩张室部件、旁通管部件、干涉室部件、缓冲室部件,其特征是:
A.见图2(A),阻共室部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外方内圆,在长方体结构件1.1里面设圆柱体通道1.2,另一部分是圆锥体,内设锥体空间通道1.3与圆柱体通道1.2相连;见图2(B),圆锥体的锥筒壁上设许多小孔隙1.5,并与扩张室2连通;
B.见图3(A),扩张室部件设方形壳体2.1、通道2.2、圆形接口2.3、圆形旁通接口2.4;
C.见图4(A),旁通管部件设圆柱体外壳3.1、凸出固定环3.2、通道3.3;
D.见图5,干涉室部件设方形罩4.1、方体空间4.2;
E.见图6(A),缓冲室部件设小气孔5.1、方体外壳5.2、锥体通道5.3、大气孔5.4,大气孔与扩张室相通;
F.阻共室部件、扩张室部件、旁通管部件、干涉室部件、缓冲室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方体砖砌体;
G.见图7,用上述方体砖砌体砌筑形成的墙体构筑的自然通风消声隔噪间,室内外空气能实现自然流通,同时又能将室外的噪声消除,形成安静的室内空间。
本发明有益效果:
i.本发明采用的自然通风消声隔噪的砖砌体和方法是扩散-阻抗-干涉复合工艺组合,由此产生多种消声效果叠加功效,消声降噪效果好。
ii.阻共室、扩张室、旁通管、干涉室、缓冲室作为单独的散件结构分别生产,使各部件加工生产的模具设计简单,各部件加工简易方便,成本低廉。
iii.各部件在设计时候充分考虑到组成一个方形砖砌体的需要,组装方便,结构简单;同时组装后砖砌体的方体设计,符合建筑时的修筑习惯,实用。
iv.本发明采用的自然通风消声隔噪的砖砌体和方法在消除噪声的同时能实现自然通风,节能降耗。
(四)附图说明:
图1自然通风消声隔噪砖砌体部件组装剖视图:1.阻共室、2.扩张室、3.缓冲室、4.旁通室、5.干涉室、6.阻共室部件、7.扩张室部件、8.旁通管部件、9.干涉室部件、10缓冲室部件。
图2阻共室部件图:A为阻共室立体示意图:1.1长方体结构件、1.2圆柱体通道、1.3锥体空间通道、1.4孔洞。B为阻共室部件剖面示意图:1.5孔隙。
图3扩张室部件图:A为扩张室立体示意图:2.1方形壳体、2.2通道、2.3圆形接口、2.4圆形旁通接口;B为扩张室部件剖面示意图。
图4旁通管部件图:A为旁通管立体示意图:3.1圆柱体外壳、3.2凸出固定环、3.3通道;B为旁通管部件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6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换档变速器中换档拨叉到达中立位置的方法
- 下一篇:便携式电脑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