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高塔低桅杆吊装装置及吊装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6187.3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志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高塔低 桅杆 吊装 装置 制造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金属高塔的一种吊装装置和吊装制造方法,属专门用途的建筑物,如:塔;桅杆等架设方法类(E04H)。本吊装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塔高大于30米的金属高塔的安装。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高塔,如石化部门用的制造化工产品的再生塔,见图9,再生塔1为圆形塔由多节圆环塔节1a1、1a2……1an焊接而成。吊装装置N如下构成:桅杆框架2n周向由多根竖向桅杆2.1n和两根桅杆间的横梁2.2n形成多面体;多面体正面最宽,有顶横梁,无底横梁,以便推入塔节。周向桅杆数由框架强度稳定性选择。每根顶横梁至少装一组人工葫芦3,葫芦带有上钩3.2、钢链3.3和挂钩4;每个葫芦用上钩3.2挂在顶横梁上套有的钢环3.1上,葫芦位置固定不动,人工拉动吊钩4带动钢链3.3上下移动,并挂接在塔节外周的吊耳1b上。桅杆框架2n高度h2n取为大于塔高H1的2/3,称为高桅杆框架。
高桅杆框架再生塔吊装制造方法是采用传统的倒装法,即是在高桅杆框架内从地面焊接笫一个塔节后吊装上升、推入下一塔节并焊接为一体,再吊装上升,循环此过程,塔节组件不断增高上升,直至高塔制成。上述传统的金属高塔高桅杆装置及吊装制造方法存在如下问题:①桅杆框架2n的高度h2n太高,一般均大于高塔重心O的高度h0,重心高h0=2/3塔高H1,由此桅杆自身稳定差。②桅杆制作难度大,高处安装时需使用大吊车,成本高。③工人需高空作业,安全性差。④投入安装辅材多。
现有的金属高塔的吊装制造方法还有不采用高桅杆的,但吊装过程需采用液压千斤顶,这种昂贵设备大大增加吊装制造成本。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高塔的低桅杆吊装装置及吊装制造方法,就是解决现有的金属高塔的吊装装置及吊装制造方法产生的吊装不稳定、高空作业不安全、用辅料多及用大吊车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
金属高塔低桅杆吊装装置,包括桅杆框架、固定在桅杆框架上的周向多个人工葫芦,其特征是:
A)桅杆框架高度取为高塔总高的1/3~1/2倍;B)桅杆框架中周向分布的每根桅杆上沿塔高向设置上、下两组导轮组件,由此桅杆框架内形成上、下两层周向布置的导轮组件;每组导轮组件中导轮导轮轴与该处高塔外圆切线平行,该切线与导轮边缘处间的径向间距取为20~50mm;导轮通过导轮轴和支撑架支撑于桅杆上,导轮与高塔各塔节间为滑动配合;C)桅杆框架下方与地面间设加固的斜面支撑基脚。
上述低桅杆吊装装置的具体优化结构和尺寸在实施例中结合附图详细描述。
金属高塔低桅杆吊装装置的吊装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制作安装上述的金属高塔低桅杆吊装装置;2)制作第一塔节,并在周向分布固定吊耳;将第一个塔节推入桅杆框架内地面上;并将固定在桅杆框架上的周向布置的多个葫芦的吊钩拉动下移,分别挂在第一个塔节的多个吊耳上;3)人工操作人工葫芦,将第一个塔节上升离开地面一个塔节高后,再将制作好放在地面的第二个塔节推入桅杆框架内第一个塔节下方,并焊接为一体;4)以此类推重复上述步骤:塔节组件在吊装上升、推入下一塔节和焊接的循环过程中不断上升增高,穿过周向布置的两层导轮;第一个塔节上升在与固定葫芦安装高度位置相匹配的吊点最高位置;5)将葫芦吊钩从第一个塔节的吊耳上取下,挂在下面塔节的吊耳上,(更换吊点)继续操作葫芦提升塔节到吊点最高位置;重复上述步骤,一直吊装焊接到最下一个塔节;6)拆除低桅杆吊装装置;金属高塔吊装制造完成。
本发明有益效果:
i.现有的高桅杆传统倒装法采用桅杆和吊点高大于被起吊重物重心高,基于重物在桅杆框架内摆动,不会倒塌的原理,当然必须是桅杆稳固和安全为前提。若从本金属高塔的吊装方式来看,被吊重物(塔节组件)若倒塌:一是重物要摆动,产生冲击功;二是重心要位移。本发明在每根桅杆上装了上、下导轮,控制被吊物的上升直线度,也就是控制重心的偏移。ii.在每根桅杆下端向外加一个斜面支撑基脚,增大桅杆倾斜翻转半径,使低桅杆框架坚实稳固。由此保证了低桅杆吊装安全可靠性。iii.上升过程不偏转、不倾斜和直线上升。iv.桅杆降低至1/3,节省材料,工程简便,简少投资。v.焊接、探伤都可以在低空完成,降低了高桅杆吊装困难,高空作业不安全、需用大吊车和需加‘风浪绳’等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志,未经徐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6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番茄EIL1重组蛋白的制备及其应用
- 下一篇:动态真随机数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