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基SmFeAsO1-xFx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897.4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亮;崔雅静;赵勇;张勇;程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2/00 | 分类号: | H01B12/00;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mfeaso sub 超导 线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基SmFeAsO1-xFx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铁基SmFeAsO1-xFx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08年初,日本和中国科学家相继报告发现了一类新的高温超导材料——铁基超导材料,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日本科学家首先发现,La[O1-xFx]FeAs化合物在临界温度26开尔文时,具有超导特性(《Journal of the AmericanChemical Society》第130卷,第3296页)。随后,中国科技大学陈仙辉领导的科研小组又发现,SmFeAsO0.85F0.15化合物在临界温度43开尔文时也变成超导体(《Nature》第453卷,第761页),氟掺杂量达到0.2即最佳掺杂量时,其超导临界温度可达54开尔文(《arXiv.org》0804.2105v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领导的科研小组报导,SmFeAsO1-xFx化合物在压力环境下,其超导临界温度可达55开尔文(《Chinese Physics Letters》第25卷,第2215页)。中日科学家新发现的这一系列铁基超导材料都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它们在有些方面与铜基超导材料相似。新的铁基超导材料有可能会为探究高温超导机制提供一个更清晰的体系。另外由于该材料本身的一些优点——较长的相干长度、较高的超导临界温度和上临界磁场,在超导强电和电子学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现有制备铁基超导材料是采用固相反应法。将原材料压成片状后用钽片包裹,密封于真空石英管中进行高温烧结,用钽片包裹对原材料的密封与约束作用小,使制得的超导材料较疏松,材料性能差。同时,在烧结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氟会腐蚀石英管,使石英管破裂,使得样品制备成功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铁基SmFeAsO1-xFx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制得的铁基SmFeAsO1-xFx超导线材致密、纯度高,超导性能稳定,超导转变温度高,上临界磁场高。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基SmFeAsO1-xFx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为:
a、备料按制备铁基超导材料SmFeAsO1-xFx,0.15≤x≤0.35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量原料SmAs,Fe,Fe2O3,FeF3,研磨、混合均匀后,装入钽管,填满、压紧,并将钽管两端密封。
b、制线材将钽管套入铜管并进行旋锻,然后拉拔成直径1.8~2.2mm的线材。
c、烧结将线材置于石英管中并真空密封后,放入烧结炉内,在惰性气体气氛保护下,以100~150℃/小时速率升温至1150~1170℃,保温36~50小时,然后随炉冷却,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将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后在钽管中填满,压紧,使原料在钽管中紧密且分布均匀,然后将钽管密封后装入铜管再进行旋转锻打和拉拔成型,使超导原材料定型为密实的线材。
二、铜管及钽管的双层复合包套使烧结过程中SmFeAsO1-xFx超导材料的膨胀受到严格的约束,从而使烧结成的线材致密、紧实,从而提高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
三、铜管的外层包套还可防止在旋锻和拉拔的加工过程中钽管出现裂纹,使超导材料免受外部杂质的污染,制成品的纯度高。
四、由于原料粉末密封在钽管中,烧结时,氟不能逸出钽管而与石英管壁接触使石英管破裂,使得线材的制备成功率高。
五、用钽管装填原材料,较之用钽片包裹原料,其操作更方便、一致性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总之,本发明方法能够制得SmFeAsO1-xFx超导线材,且其致密,纯度高,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