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堵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5675.2 | 申请日: | 200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剑 |
| 主分类号: | F16K41/02 | 分类号: | F16K41/02;F16K1/42;F16K1/46;F16K1/34;F16K31/60;F17C1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4400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堵阀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堵阀,主要应用于各种压力容器及管道上。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的阀门和连接管道的阀门堵塞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原因是,压力容器或管道内的沉淀物和杂质容易在阀门和压力容器或管道之间的连接处结垢,一旦结垢堵塞以后,就无法使用,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频繁更换阀门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压力容器或管道的防堵阀以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本防堵阀能有效防止压力容器或管道的堵塞现象。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堵阀,包括阀体、阀杆、阀芯、阀座和手轮,阀芯上设置有密封环,其特征在于:在阀杆外设置有阀杆螺母。
所述的防堵阀,其特征是:密封环在阀芯上的安装方式为可拆卸更换的安装方式;阀座可拆卸更换。
所述的防堵阀,其特征是:密封环与阀座的接触面截面形状是平面或弧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将阀芯直接安装在压力容器内,阀芯是直接动作元件,所以即便是积垢现象相当严重,阀芯向下动作的力量都可以将其破坏,这就克服了原有结构的动作元件无法着力于堵塞部分的不足,从根本上保证了不会产生堵塞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另外采用了反向密封方式,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使密封面贴合的更紧,也起到了更好的密封效果,还有容易磨损的阀杆螺母和密封面采取可更换的安装方式,大大节约了使用成本。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防堵阀,包括阀体13、阀杆11、阀芯3、阀座7和手轮18,阀芯3上设置密封环4,在阀杆11外设置有阀杆螺母12。
另外,1为法兰,2为阀门连接体,5为下密封垫,6为法兰,8为上密封垫,9为法兰,10为螺母压环,14为填料垫圈,15为密封填料,16为填料压套,17为螺帽,19为法兰,20为通道,21为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压力容器平时处于密封状态,压力容器内的杂质可能会在压力容器内表面积垢。当需要开启压力容器时,转动手轮18,阀杆11同步转动,并且在阀杆螺母12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阀杆11下端推动阀芯3下移。
阀芯3在下移过程中,密封环4和阀座7之间分离,形成通路,同时阀芯3会破坏杂质形成的积垢层,使积垢呈颗粒或者块状,此时,压力容器或管道内的压力将使里面的气体或者液体夹带着积垢通过通路到通道20到达外界或其他容器,这样,不但完成了物料的转移过程,同时也清除了积垢,保证了长期安全可靠的使用。
当需要关闭压力容器时,反向转动手轮18,阀杆11同步转动,并且在阀杆螺母12的作用下向上移动,阀杆11的下端反向着力于阀芯3并迫使阀芯3向上移动,使得密封环4紧紧贴合阀座7,恢复到初始密封状态。
当需要往压力容器内灌装气体或液体时,只要在通道20外接上管道,阀门的操作方式是一致的,只是气体或液体的走向相反。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使用的3个部件:阀杆螺母12、密封环4和阀座7容易磨损而损坏,由于本发明中上述三个部件具有可更换的结构:阀杆螺母12通过螺纹连接于阀杆11上;密封环4是套在阀芯3上,具体的说就是在阀芯3上有槽,密封环嵌在槽内;阀座7是通过法兰6、9固定。都可以很方便的更换上述三个部件,所以可以直接更换三个部件,就可以再次正常使用,而不至于整阀更换,这样就大大节约使用成本。
实施例2:
主要结构同实施例1,只是为了适用于管道,加装了阀门连接体2,还有就是密封环4与阀座7的接触面形状是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剑,未经张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