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用鼠捕获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386.2 | 申请日: | 200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9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A01M2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捕获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实验用鼠捕获固定器。
背景技术
大白鼠作为实验对象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医学、卫生实验及研究中,是现代医学实验室最常用的动物之一。由于大白鼠本身是活体动物,在实验人员为其注射药物或抽取血样的时候,经常出现难以捕捉大白鼠、难以控制大白鼠,甚至被大白鼠咬伤抓伤的情形,为此,专利号为“200620025746.9”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白鼠固定装置”,在大白鼠的固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并没有解决大白鼠从被捕获到装入此“大白鼠固定装置”过程中,大白鼠难以被控制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方便地捕获并固定大白鼠的实验用鼠捕获固定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实验用鼠捕获固定器由专利号为“200620025746.9”的大白鼠固定装置、导向罩、导向爬杆、电源开关、电池、电池盒、变压器、电线和电击线组成。其中,导向罩为倒漏斗形,其上端与大白鼠固定装置以螺纹连接,导向杆与导向罩颈部内壁粘接在一起,导向杆一端朝上伸入大白鼠固定装置的的筒体内,另一端朝下与导向罩的下口平齐,导向杆及导向罩的材料为为绝缘体。导向罩的颈部外侧还有与之相粘接的装有电池并带电源开关的电池盒,电池盒内还装有微型变压器,微型变压器与电池之间有绝缘板分隔。电击线为位于导向罩下口处的两条平行的裸露金属线,它们与从电池两极引出并通过变压器成为高压的导线两极相连。
捕捉大白鼠时,可用此实验用鼠捕获固定器的导向罩先将大白鼠罩住,再打开电源开关,再罩下口的两根形成高压的电击线的点击下,大白鼠本能地会沿着导向爬杆向上爬,并进入大白鼠固定装置的筒体内。此时将导向罩从大白鼠固定装置上旋下,就可对大白鼠进行取血、注射等操作。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起到以下效果:
由于本发明采用电击的方式使大白鼠主动进入大白鼠固定装置的筒体,避免了用手直接捕获并固定大白鼠时人被鼠抓咬伤的情况发生,使取鼠过程变得更卫生、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验用鼠捕获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白鼠固定装置 2.导向罩 3.导向爬杆 4.电源开关 5.电池 6.电池盒 7.变压器 8.电线 9.电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验用鼠捕获固定器由专利号为“200620025746.9”的大白鼠固定装置1、导向罩2、导向爬杆3、电源开关4、电池5、电池盒6、变压器7、电线8和电击线9组成。其中,导向罩2为倒漏斗形,其上端与大白鼠固定装置1以螺纹连接,导向杆与导向罩2颈部内壁粘接在一起,导向杆一端朝上伸入大白鼠固定装置1的的筒体内,另一端朝下与导向罩2的下口平齐,导向杆及导向罩2的材料为为绝缘体。导向罩2的颈部外侧还有与之相粘接的装有电池5并带电源开关4的电池盒6,电池盒6内还装有微型变压器7,微型变压器7与电池5之间有绝缘板分隔。电击线9为位于导向罩2下口处的两条平行的裸露金属线,它们与从电池5两极引出并通过变压器7成为高压的导线两极相连。
捕捉大白鼠时,可用此实验用鼠捕获固定器的导向罩2先将大白鼠罩住,再打开电源开关4,再罩下口的两根形成高压的电击线9的点击下,大白鼠本能地会沿着导向爬杆3向上爬,并进入大白鼠固定装置1的筒体内。此时将导向罩2从大白鼠固定装置1上旋下,就可对大白鼠进行取血、注射等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3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