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提取纯化川芎中川芎嗪、阿魏酸和挥发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194.1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宋航;兰先秋;李新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1/12 | 分类号: | C07D241/12;C07C59/64;C07C51/48;A61K36/23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丽蓉 |
地址: | 610065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提取 纯化 川芎 阿魏酸 挥发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提取分离纯化川芎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提取纯化川芎中主要有效成分——川芎嗪、阿魏酸和挥发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川芎为常见的中药材,其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及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淤滞腹痛等疾病的治疗。川芎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有以川芎嗪为代表的生物碱类,以阿魏酸为代表的有机酸类以及挥发油。其中川芎嗪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血栓、偏头痛及脑外伤综合症;阿魏酸已作为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用于临床;挥发油中的内酯成分有明显的强心、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
四川省是川芎的主要栽培地,其中地道产区都江堰常年川芎种植面积700~1000hm2,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60%,近两年彭州种植面积发展迅速,全市川芎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四川的川芎的产量虽然很大,但大多是以原料药的形式销往国内外,没有对川芎进行精细加工,其获得的经济效益极其有限。
而目前国内的这些川芎药材一般是作为饮片使用,且实际使用率和消耗率仅有7%;另有少数国内一些制药厂家通过提取川芎中的挥发油,并开发制成软胶囊或硬胶囊使用,但此举也仅利用了川芎中5%的资源,且在提取过程中其余大量的有用成分如总碱、酚酸等都被丢弃,造成了药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而,对川芎开展精细加工研究,满足物尽其用,减少药材资源的浪费,并形成川芎的中成药生产工程化、规模化,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该领域的迫切要求。
据了解,有关川芎的精细加工研究,即其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如赵丽恋(赵丽恋,夏新华.川芎醇提工艺研究[J].中成药,2002,24(3):173~174)、欧英富(欧英富,雍红.川芎有效成分提取方法选择[J].山东医药,2007,47(4):72~73)、黄国兴(黄国兴,季芳,杨文丹.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7,24(3):203~204)等人使用乙醇作为溶媒单独提取川芎嗪或阿魏酸。虽然用乙醇作为提取剂所产生的水溶性杂质较少,但是醇提工艺会导致挥发油的损失,不利于挥发油的提取;又如张虹(张虹,柳正良,王洪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川芎中有效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1,32(12):1077~1079)、刘本(刘本,John R Dean,Rachel Price.法多索溶剂和超临界流体提取川芎中的川芎嗪[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30(5):196~199)、杨林(杨林,罗晓星,王四旺等.两种提取当归川芎挥发油的工艺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40~1141)等人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单独提取川芎嗪或阿魏酸或挥发油。虽然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具有操作温度低、保存有效成分不易破坏等优点,但该法设备昂贵,成本高,不适宜工业化生产。
而关于川芎单一有效成分纯化的研究报道,主要是采用过大孔树脂柱和溶剂萃取等方法进行分离。如洪燕龙(洪燕龙,徐德生,冯仪等.川芎中含阿魏酸有效组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40~1141)、刘旭(刘旭,杨雪梅,徐江平等.正交试验对川芎提取工艺的筛选研究[J].广东药学,2003,13(6):3~5)等人使用大孔树脂纯化阿魏酸;如马双成(马双成,邓少伟.川芎提取、纯化工艺条件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4):215~217)等人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得到川芎嗪和阿魏酸的川芎总提物。由于大孔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是利用树脂的吸附和筛分作用原理进行分离纯化的,因而针对性不够强,不能将生物碱类和酚酸类物质进行选择性的分离;又如陈立娜(陈立娜,金哲雄,蒋竟等.川芎嗪提取工艺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0,13(5):278-280)等人采用了过大孔树脂柱、多种有机溶剂萃取、碱性氧化铝层析等方法纯化川芎嗪,但此纯化工艺过程复杂,环节较多损失严重,成本较高;再如赵飞(赵飞,胡燕月,陈益萍等.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分离[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8~10)等人使用乙醚和碳酸钠依次萃取纯化得到阿魏酸,但乙醚安全性差,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生物降解无纺布材料
- 下一篇:风能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