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酸镁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144.3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邱克辉;王可嘉;鲁雪光;秦英德;胡新鸽;李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2 | 分类号: | C09K11/8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游兰 |
地址: | 610059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钒酸镁 红色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钒酸镁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无污染等优点的稀土发光材料已成为新型发光材料研究和发展的新方向。虽然稀土发光材料发光颜色丰富,但稀土红色发光材料品种则相对较少。目前,主要研究的钒酸盐体系为Ca3(VO4)、Sr3(VO4)2和YVO4,它具有吸收能量的能力强,在可见光区有很强的发射能力等优点。钒酸盐稀土发光材料主要应用在显示用PDP、FED领域和高压汞灯中,同时也是适用于光纤维通讯系统的非常重要的新材料。其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这些方法工艺复杂,合成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且Ca3(VO4)较难溶解,没有余辉。中国专利CN1563269公开了一种纳米钒酸钇铕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按摩尔比1∶0.95∶0.05将偏钒酸钠、硝酸钇及硝酸铕固体在蒸馏水中混合,搅拌均匀成溶液,调节PH值4~11,再于260~560W的微波辐射下反应5~10分钟,最后离心分离、蒸馏水洗涤、干燥得本发明荧光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快速、高效,且所得产品发光性能好、粒度细小、成本低、发光亮度高且有短暂余辉效果的钒酸镁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钒酸镁红色发光材料的化学组成表达式为Mg3(VO4)2∶Rx,式中R为稀土元素Eu或Eu与其它稀土元素Y组成,其配合比例是Eu∶Y=2~20∶1,其中Y是稀土元素Dy、Ce、Nd、Tb、Yb中的一种或两种,x是稀土元素的含量,为0.001~0.03。
本发明钒酸镁红色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硝酸镁、Eu、Dy、Ce、Nd、Tb、Yb的稀土氧化物,以及偏钒酸铵为原料,并按化学组成表达式称取所述原料,加入尿素,并加入浓硝酸及蒸馏水,加热至50~70℃搅拌混合,得前驱物,其中,尿素的用量按重量比计是原料总重量∶尿素=100∶39~78,浓硝酸的用量按重量比计是稀土氧化物∶浓硝酸=100∶19~38,水的用量按重比是原料总量及尿素∶水=100∶142~350。硝酸镁及钒酸铵为分析纯Eu、Dy、Ce、Nd、Tb、Yb的稀土氧化物纯度为99.99%。
2)将步骤1)的前驱物于600~1000℃温度下反应5~15分钟,得反应产物。
3)向步骤2)的反应产物中通人还原气氛,一般为采用碳粉,并保温2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用硝酸洗涤2次,干燥后得粉末状本发明材料。其中,硝酸的浓度按体积比计是浓硝酸∶水=1∶3。
本发明钒酸镁红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其一,本发明材料突破了传统Y2O3、铝酸盐等基质红色发光材料的限制,避免因Y、Gd等稀土金属元素用量大、而提高成本高的缺点;其二,本发明所用原料组合具有放热特性,因此,所需炉温较低(600℃即可反应生成产物),反应速度快,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的显著特点;其三,本发明发光材料粒度细小,颗粒尺寸可达50~300nm,发光性能好,能发出明亮的红光且有短暂余辉效果;其四,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批量生产。所得发光材料广泛用于电子、信息、交通、能源、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钒酸镁红色发光材料的化学组成表达式为Mg3(VO4)2:Eux,其中,x=0.03。
制备步骤如下:
1)按以下重量称取硝酸镁、稀土氧化物和偏钒酸铵:
原料 摩尔数 重量(克) 分子量
硝酸镁 Mg(NO3)2·6H2O 0.002 0.51 256.41
氧化铕 Eu2O3 0.1×10-4 3.52×10-3 351.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