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镧锶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116.1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羊新胜;阚香;张元发;杨立芹;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5/00 | 分类号: | C01G45/00;C04B35/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镧锶锰 氧化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钛矿结构的纳米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镧锶锰氧化物(La1-xSrxMnO3)类材料是一类用途十分广泛的功能材料,该材料具有钙钛矿的晶相结构,现主要用作磁电阻。由于磁电阻材料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已被制成信息存储系统中的磁头、磁电阻存储器、汽车用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控制位置、角度、速度、转速、电流等多种通用磁电阻效应器件。另一应用是磁制冷方面的应用,这类材料可作为高温,尤其是室温磁制冷材料而应用于医疗卫生,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这类材料还具有耐强酸、耐水气、耐高温等化学性能,并凭借其成低廉的特点,在今后的研发过程中很有可能成为测辐射热仪器件的优选材料。总之,纳米镧锶锰氧化物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
现有制备La1-xSrxMnO3粉体的方法如下几种:
1)固相反应法
是一种传统的粉体化工艺,主要是将纯的La2O3、SrCO3和MnO2按一定化学计量比称量,再球磨,然后热处理。固相法工艺流程简单,是生产常规La1-xSrxMnO3粉的工业方法,但其要求在100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反应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生产的La1-xSrxMnO3粉体粒径为微米级,偏大,且粒度分布宽,难以达到满意的粒度;而且不易得到单相的钙钛矿结构。
2)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将无机盐或金属醇盐水解,然后使溶质聚合凝胶化,或者在金属无机盐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酸作配体,以无机酸碱调节体系的PH值,缓慢蒸发得到凝胶,再将凝胶干燥、焙烧,得到纳米粉体的方法。比如以La(NO3)3、Sr(NO3)2和Mn(NO3)2为原料,加入适当的柠檬酸,再用氨水调节体系的PH值,然后制得。
该方法反应温度低,合成的粉末均匀性好,粒径小。但生产工艺复杂;以金属醇盐作原料,成本较高,且醇盐有较大毒性,对人体健康有害,易造成环境污染;在非氧化物气氛下有机配位体中的碳配位体不易除去,从而增加了所制备粉体中杂质的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镧锶锰氧化物粉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制备成本低;制得的产物微粒均匀、杂质含量低,性能稳定;制备过程易于控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米镧锶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分子式为La1-xSrxMnO30.15≤x≤0.5,其具体步骤为:
A、按0.25-0.425∶0.15-0.5∶1的摩尔比选取La2O3、Sr(NO3)2和Mn(NO3)2;选取的La2O3溶于浓度为30%-35%的稀HNO3中,且HNO3与La2O3的摩尔比为2∶1;得到溶液,待溶液澄清后,依次将Sr(NO3)2、Mn(NO3)2加入溶液中搅拌,并同时加入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与稀HNO3的摩尔比为1∶2-3,得到前驱溶液;
B、将作为沉淀剂的NH4OH溶液导入滴定容器中,NH4OH与La3+、Sr2+、Mn2+金属离子摩尔数之和的摩尔比为1.02-1.06∶1;再将滴瓶中的NH4OH溶液逐滴滴入A步的前驱溶液中,并同时搅拌,搅拌转速400-1000r/min,滴完后,沉淀1-5小时,沉淀温度0-40℃,得到悬浊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