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天然气集约化供给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4962.1 | 申请日: | 200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南贲;杨东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南贲 |
主分类号: | B60S5/02 | 分类号: | B60S5/02;F17C5/00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杜应龙 |
地址: | 400025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天然气 集约化 供给 系统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气体的供给系统,特别是一种用于把压 缩天然气(“CNG”)从一个燃料加注站分配到车载汽瓶的集约化 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石油的价格节节攀升,为节约运输成本,在有 天然气资源的地方,一般的运输工具如汽车都搭配着使用压缩天 然气作为替代能源。现行的对车载汽瓶灌注的方式是在城市合适 的地方建设加注站,通常可分为常规站,母站和子站。常规站是 建在有天然气管线的地方,从天然气管线直接取气,天然气经过 脱硫、脱水等工艺,进入压缩机压缩,然后进入储气瓶组或通过 售气机给车辆加气,加气量在每小时600-1000m3之间,规模较 小;而母站也进行上述的配备,但规模较大一些,通常的加气量 在2500-4000m3/h左右;而子站是建在没有天然气气源的地 方,用运转车从母站运来CNG通过售气机给车辆加气。现行的 方式解决了汽车利用CNG的燃眉之急,但也带来一定的缺憾, 如传统加气站选址困难,要考虑城市规划管网的分布、安全等因 素,并且建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现行的站点都是汽车到站 后即时充气,因此充气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在高峰时进气管 网的压力和气量有变化,出现高峰期加气站供气能力不足,由于 车辆换班时间集中,车辆同时到加气站充气,造成车辆排长队, 效率很低,这些都制约了CNG汽车产业的发展,加气难成了CNG 汽车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的不足,建设一 套能够安全、经济、方便、快捷地服务于城市CNG汽车加气的 压缩天然气集约化供给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为:设置一个具有天然气净 化并进行高压存贮的生产系统,一个灌气场站,若干运输CNG 瓶的专用车辆,卸载装置,对汽车进行换瓶操作的服务配套系统。
采用上述方案,形成快速加气的柔性系统,克服了公知技术 中需要加气的汽车到现场后才能灌气并由此引发的效率低下,排 长队的弊病,快速、高效、安全地完成灌气过程,实现了本发明 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对方案作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压缩天然气集约化供给系统的瓶组架结构图;
图2为图1中装载瓶组架的运输车辆图;
图3为压缩天然气集约化供给系统的灌装线俯视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压缩天然气集约化供给系统卸载装置立体图;
图6为压缩天然气集约化供给系统应用于气瓶上的快换接头 分离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案
1、生产系统的设置
首先将场站选址在有天然气管网资源的地方,建站条件较公 知技术相比宽松很多。从天然气管网中直接取气。所述的生产系 统包括:天然气经调压计量后进入脱硫装置脱硫,经低压前置脱 水处理后使其水露点达到有关规定要求,进入压缩机增压到 25Mpa进入储气井,进行气体的高压贮存。
在上述的装置中,调压计量系统包括:设调压器二套,一用 一备,选用DN300涡轮流量计二套,涡轮流量计前端装有过滤 精度为5μm的高效过滤器。
脱硫系统包括:干式脱硫塔二组,每组两个塔,填装CT8- 6固体脱硫剂,其以氧化铁为主要活性成分,并添加多种催化剂 制成。每组脱硫系统包括一个原料气水饱和器、二个脱硫塔、一 个缓冲罐。
脱水系统包括:脱水装置为吸附塔,塔内的4A型分子筛能 有效吸附天然气中的水份,使天然气中的水含量达到车用压缩天 然气水含量的要求。
压缩系统包括:经过脱水后的天然气进入压缩机内进行加压 压缩,把压力为0.8Mpa的天然气加压到25Mpa,采用多台大排 量的D型压缩机。
储气系统包括:所述的高压储气装置为管井储气,大型容器 储气等,管井储气使用进口石油管套加装高压封头,立式深埋地 下100-200米,安装7″的套管,每口井的公称容积为3.0m3, 本实施例的场站中共设六口井,储气4500m3。
在将压缩天然气CNG从高压贮罐引向需要加注的容器时, 即对加压气体分注的时候,有很多因素必需考虑,所以生产系统 还包括如下相关技术:
①场站安全切断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南贲,未经黄南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驾驶飞机发射装置
- 下一篇:非对称齿形的汽车座椅调角器